年轻人健康个体中维生素D3补充剂量(1000、2000、4000和8000 IU)的比较,论文点击标题。
维生素D水平低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这项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两年内逐渐增加维生素D3补充剂量的效果,确定健康年轻人最佳的维生素D3补充剂量。
患者和方法:
35名志愿者参与了一项为期两个季节的试点研究,研究从10月持续到4月,以避免阳光引起的维生素D3合成。参与者使用油基的维生素D3滴剂,剂量从每天1000 IU逐渐增加到2000、4000,最后到8000 IU,连续服用60天,之后休息30天。
结果:
- 1000 IU/天:能将维生素D水平提升到推荐范围(高于75 nmol/l),但在停止补充30天后,水平会下降到推荐范围以下。
- 2000 IU/天:即使在停止补充30天后,仍能将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推荐范围内。
- 4000 IU/天:维生素D水平迅速上升,但停止补充后下降得更明显。
- 8000 IU/天:维生素D水平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更大。
什么是维生素D?
维生素D是最古老的激素之一,从最早的生命形式进化以来就已经存在。大多数暴露在阳光下的植物和动物都有能力制造维生素D。维生素D被归类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两种形式: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2)和胆钙化醇(维生素D3)。
- 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2):由紫外线辐射从其前体麦角固醇中形成,主要存在于真菌、植物和酵母中。
- 胆钙化醇(维生素D3):是动物界中维生素D的主要形式,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B(UVB,波长280-315纳米)的照射下合成。
到达地球表面的UVB辐射量受季节影响很大。在秋季和冬季,高纬度地区(北纬33度以上)的人类皮肤只能合成极少量的维生素D。此外,维生素D的合成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云层、环境污染、衣物覆盖、防晒霜的使用、基因多态性、年龄和肤色等。
皮肤中合成的维生素D3会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结合,被运输到肝脏。在肝脏中,维生素D3经过羟基化反应转化为[25(OH)D3](也称为骨化二醇)。这种生物无活性的形式随后被运输到肾脏,在那里进一步羟基化为活性形式[1,25(OH)2D3](也称为骨化三醇)。此外,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也可以在目标组织中直接形成,这些组织具有局部羟基化的能力。
摄入维生素D
由于全年仅依靠我们自身合成维生素D是不可行的,因此外部来源的维生素D(如食物)对于维持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至关重要。富含维生素D3的食物包括鱼油和鸡蛋,而维生素D2则存在于各种蘑菇以及强化食品(如牛奶和谷物)中。食物中的维生素D2和D3会被吸收到乳糜微粒中,并通过血液运输,随后经过羟基化反应生成活性形式(骨化三醇),这一过程与皮肤中生成维生素D3的过程类似。
另一种确保足够维生素D水平的方法是通过补充剂。最常见的维生素D补充形式是胆钙化醇(维生素D3)。商业制剂中维生素D3的含量通常以国际单位(IU)或微克(μg)表示,1 IU等于0.025 μg结晶维生素D3。维生素D补充剂通常耐受性良好,且使用范围广泛。
维生素D水平的测定基于测量血清中[25(OH)D]的浓度,因为它是血液循环中维生素D的主要形式。目前,全球尚未就[25(OH)D]的浓度阈值达成一致,这一阈值可用于定义维生素D缺乏并帮助确定最佳每日补充剂量。
研究目的
在我们的试点研究中,我们与查理大学、比尔森医学院和比尔森大学医院合作,旨在确定最佳的维生素D补充剂量。该研究通过逐渐增加维生素D3的剂量,比较了不同补充剂量的效果。
统计方法
参与者:这项试点研究共有35名志愿者参与,研究时间从2021年10月持续到2023年4月。所有参与者在被纳入研究前填写了一份关于其健康状况、药物使用情况和过去六个月饮食习惯的问卷。这些因素已知会影响血清维生素D水平。参与者的基本特征总结在表I中。
研究期间,参与者不得以药物或食品补充剂的形式额外补充维生素D,同时也不允许故意增加钙的摄入量或使用任何钙补充剂。
研究选择在10月至4月期间进行,以避免因暴露于太阳紫外线B(UVB)辐射而导致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3(胆钙化醇)对结果产生干扰。众所周知,在我们所在的地区,10月至4月期间皮肤中维生素D3的合成量极少甚至为零。
所有参与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研究。该研究已获得比尔森大学医院和查理大学比尔森医学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为374/2020,日期为2020年8月6日。
结论:
- 1000 IU/天的补充剂量:在连续补充60天后,能够将被监测组的平均[25(OH)D]血清水平提高到推荐范围(高于75 nmol/l)。然而,停止补充30天后,水平已降至推荐下限以下。
- 2000 IU/天的补充剂量:即使在停止补充30天后,仍能将平均血清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推荐范围内。
- 更高剂量(4000 IU/天和8000 IU/天):能够使血清水平迅速上升至100 nmol/l以上,但在停止补充30天后,[25(OH)D]水平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1000 IU/天和2000 IU/天的剂量。
对于中欧地区冬季的年轻健康成年人,最有效的补充方案是从10月到4月每天定期补充2000 IU维生素D,这能有效提高并维持维生素D水平在75 nmol/l以上。另一种方案是每天补充4000 IU,这种方案考虑了维生素D的骨骼外效应,能将平均水平提高到100 nmol/l以上。
对于实验室确认维生素D缺乏的个体,可以采取以下补充方案:
- 初始剂量:每天补充4000 IU(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可每天补充8000 IU),持续30至60天。
- 维持剂量:之后改为每天2000 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