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汤故事揭秘:文化技术才是AI幕后推手


最近,我一直觉得大家对人工智能的一个普遍看法是错的。很多人认为,像大型语言和视觉模型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是独立的智能体,就像人类一样。但我觉得,这些模型更像是“文化技术”,就像写字、印刷、图片、图书馆、搜索引擎和维基百科一样。

文化技术帮助人类高效地获取别人创造的信息,并且大大提升了人类的能力(参考Yiu、Gopnik等人的研究,2023年)。要理解这个想法,可以看看“石头汤”的故事。

“石头汤”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间故事,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版本。
故事讲的是三个饿肚子的旅行者来到一个村子找吃的。

村民们说:“我们没有多余的食物。”旅行者说:“没关系,我们要做石头汤。”他们拿出一个大锅,装满水,放了几块精心挑选的石头。当汤开始冒泡时,他们说:“这汤一定很好喝。当然,如果加点胡萝卜和洋葱,味道会更好。”一个村民说:“等一下,我可能有点胡萝卜和洋葱。”他跑回家拿来加进汤里。

旅行者又说:“这样汤会更好喝。不过,我们给富人做这汤时,还会加大麦和酪乳,但你们可能没有这些东西。”

另一个村民说:“等一下,我可能有点大麦和酪乳。”他也拿来加进汤里。

旅行者继续说:“我们给国王做这汤时,他还建议加只鸡,这样就成了皇家汤。”

第三个村民说:“我家里可能有只鸡。”于是,每个村民都往汤里加了点东西。

最后,汤煮好了,真的非常美味。

村民们感叹道:“真神奇,用几块石头就能做出这么美味的汤!”

这个故事有个现代版本:
一些技术高管来到计算机用户的村子,说:“我们有个神奇的算法,可以通过梯度下降、下一个标记预测和变压器制造出通用人工智能。”

用户说:“听起来确实很神奇。”

高管说:“当然,如果我们加更多数据,尤其是文本和图像,它会变得更聪明。”

用户说:“听起来不错,我们在网上存了一些自己创建的文本和图像,可以加进去。”

高管说:“太好了!不过,这个版本有时会说些傻话。如果我们能让人类用强化学习来训练它,它会变得更聪明,从人类的反馈中学习。”

用户说:“当然,肯尼亚的整个村子都会抓住这个机会。”

高管说:“最后,真正让它变聪明的关键是用户要用巧妙的提示工程,用正确的方式问它问题。”

用户说:“我们会认真思考,想办法启动它。”

高管说:“很好,这将是一台真正神奇的智能机器。”

用户一边花钱买最新版本,一边感叹:“真神奇,这种通用人工智能竟然只用几个算法就做出来了!”

虽然这个故事的本意是揭穿真相,但它也有积极的寓意。

很多人的集体资源可以创造出个人无法做到的东西,这确实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