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终极:宇宙是已经完成的填字游戏

在一场发人深省的对话中,阿德拉姆(Emily Adlam)的阐述了她对物理学的‘一气呵成’的观点,认为宇宙更像是一个已经完成的数独谜题,而不是一部正在播放的电影。

否定时间因果性
Emily Adlam的“数独宇宙”理论认为,宇宙的历史不是逐帧发展的(如电影),而是由无时间的自然法则同时决定的。

数独谜题的关键特征在于其全局约束下的整体性:每个数字的位置都由初始条件和数独规则完全确定,看似局部的填空实则是对预设逻辑的展开。

就像数独谜题的规则必须同时适用于整个网格,她认为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相互联系的,事件可以受到未来事件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逆向因果性”(retrocausality)。因果关系可能逆向而行,未来事件会影响过去,自然法则不仅是变化的规则,更是普遍的约束条件。

这意味着时间可能不是线性的,而是像一个静态的“块宇宙”,其中所有时间点都是同样真实的。这一模型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的“块宇宙”概念相符,提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同样真实的,时间流动可能是我们主观体验的幻觉。

若宇宙如此,那么量子态的选择、光锥的边界乃至观测者的“自由意志”,都不过是更高维度完备结构中自洽的组成部分。

这直接呼应了惠勒-德维特方程中“冻结时间”的量子引力思想。

这种观点有助于解释量子力学的某些悖论,如非定域性和测量问题。

没有时间上未来 不可确定的自由意志还存在吗
它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宇宙是全局决定的,我们的自由意志如何存在?

Adlam认为,尽管从全局来看历史是固定的,但从我们身处的时间视角来看,宇宙可能显得非决定性的,这可能为自由意志留下了空间。

涌现与投影
传统路径积分方法将宇宙历史视为所有可能路径的叠加,而“数独模型”暗示这些路径本质上是同一超几何结构的不同投影(类似全息原理中的编码冗余)。  

近期关于量子纠缠与时空涌现的研究(如ER=EPR猜想)为此提供了数学佐证。

若宇宙确为“已完成”的自洽系统,则物理定律的本质需要重新诠释——它们不再是支配演化的规则,而是整体约束条件的局部表现。这类似于拓扑序理论中,宏观物理现象源于微观纠缠结构的整体涌现。

该观点实际上复兴了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律:宇宙当前状态的“为什么”必须存在于其整体结构的必然性中。但与莱布尼茨不同,阿德拉姆的框架可能暗示这种必然性不需要外部“神性选择”,而是数学自洽性本身的唯一性(类似马克斯·泰格马克的数学宇宙假说)。

没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只有我们自己认识的局限。

Adlam的理论得到了多方研究的支撑,包括:

  • - 学术出版物:她的书Foundat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202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详细探讨了量子力学的哲学解释,涵盖非定域性、上下文性和测量问题。
  • - 论文:她的论文“Determinism Beyond Time Evolution”(arXiv)讨论了超越时间进化的决定论概念,强调全局决定论的哲学含义。
  • - 合作研究:她与Ken Wharton和Huw Price合作,探讨了逆向因果性和量子纠缠的可能解释,例如在arXiv上的论文中讨论了时间对称的量子模型。
​​​​​​​此外,她在FQXi论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提出宇宙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运作,定律同时治理整个历史(FQXi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