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让人快乐,也会损伤快乐接收器!


科学家们让一群老鼠当了36周的"减肥训练营学员",给它们安排了三种不同的"伙食套餐":
1️⃣ 碳水狂魔组:吃薯条喝可乐(低蛋白高碳水)
2️⃣ 撸铁达人组:顿顿鸡胸肉(高蛋白低碳水)
3️⃣ 普通人组:正常吃饭(蛋白质适中)

结果发现那些天天"薯条可乐"的老鼠,脑子里的快乐接收器(D2多巴胺受体)坏掉了——纹状体少了28%,中脑边缘区更是少了36%!就像你家的WiFi信号格突然少了两格,虽然连接速度没变(亲和力不变),但信号覆盖范围缩水了。

实验组大鼠分别以等热量饮食(低蛋白(8%)-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52%)-低碳水化合物和正常蛋白质(20%))喂养,持续36周。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喂养的大鼠纹状体(28%)和中脑边缘区(36%)D2多巴胺受体密度(Bmax)显著下降,而受体亲和力(Kd)无明显变化。

这些发现表明,长期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通过降低D2多巴胺受体密度,可能是中枢多巴胺能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行为和认知效应:

  • 多巴胺对奖赏处理、动机和执行功能至关重要。
  • D2 受体密度降低可能会损害这些过程,从而可能导致动机降低、食欲调节改变或情绪变化等问题。

在人类中,D2 受体密度低与成瘾、肥胖和某些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相关,但该研究是在大鼠中进行的,因此直接翻译需谨慎。

这意味着啥?长期吃垃圾食品会让你的快乐接收器罢工!具体表现可能是:
• 打游戏都不香了(动机下降)
• 看见奶茶居然不想喝(食欲错乱)
• 突然emo觉得人生没意思(情绪波动)

注意啦!虽然人类也有同款快乐接收器,但咱们不能直接对号入座。

毕竟现实中那些吸毒的、暴饮暴食的、或者抑郁症患者,确实也经常出现这种"快乐接收器失灵"的情况。

所以...你妈喊你多吃菜少吃米饭,还真是有科学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