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年,阿里巴巴带来了一个新尝试——Qoder。它号称是一款“AI-first”的 IDE,强调不仅能理解整个项目,还能接收一份任务说明后自主完成跨文件修改、测试和运行,几乎像一个可用的“初级开发同事”。这篇文章就从 Qoder 的核心特性讲起,并与 Cursor 和 Claude Code 做对比,看看哪一款更适合不同类型的开发者。
Qoder:阿里巴巴的 AI IDE 野心
Qoder 并不是在 VS Code 上叠加一个聊天插件,而是试图把 AI 助手放在整个 IDE 的核心。它的设计理念主要有三点:
首先是所谓的“上下文工程”。很多现有助手的最大痛点是记忆力差,开发者常常需要一遍遍告诉它设计细节和文件关系。Qoder 的做法是通过检索和记忆机制,自动把相关上下文带入任务执行,减少了“反复提醒机器人”的负担。
其次是双工作模式:Agent Mode 和 Quest Mode。前者更像常见的对话式助手,用户发起需求,它提供修改或解释。而 Quest Mode 则是其亮点:你可以像给新人分配一个功能一样,把任务交给它,它会自己分解步骤,修改文件、运行测试,直到遇到阻塞才会询问你。
最后是底层模型。Qoder 使用阿里自研的 Qwen3-Coder 模型,并辅以内部组件 NES(Next Edit Suggestion)来支持多步修改。这与依赖外部 API 的工具不同,意味着它在模型与 IDE 的结合上更紧密。
目前 Qoder 处于公测期,免费可用,还附带两周的 Pro 试用。Pro 提供更多的请求额度、Quest 模式以及 Repo Wiki 功能,而未来的团队版还会加入管理后台和单点登录。
实际体验:更像是“半自主开发”
从早期使用者的反馈看,Qoder 在几个方面的体验值得关注:
其一是上下文记忆明显比对手更强,跨会话还能记住一些设计决策,减少了机械性的重复沟通。
其二是 Quest Mode 的自主性。用户描述更像“把活交出去”,而不是对话式的“微操”。它会自己改依赖、跑脚本,而不是每一步都要确认。
其三是稳定性和速度。有开发者反馈它比同类更“清醒”,少一些无意义的改动或反复确认的尴尬。
当然,目前也存在问题,比如长任务可能因为需求模糊或测试环境不稳定而停滞,这些都需要在真实复杂的仓库里进一步检验。
Cursor:最成熟的 VS Code AI 分支
相比 Qoder 的“全新 IDE”,Cursor 的思路更务实:它是一个基于 VS Code 的分支,但几乎在每个细节上都加上了 AI 功能。
它的核心优势在于深度集成:无论是自动补全、快速多行修改、跨文件搜索上下文,还是 Agent 模式下的命令执行和循环调试,几乎每个开发步骤都能被 AI 协助。
Cursor 的另一个亮点是模型选择自由度。用户既可以用自研模型,也可以调用 GPT-4.1、Claude、Gemini 等,针对不同任务灵活切换。
定价方面,Cursor 有免费版,也有 Pro(20美元/月)、Teams(40美元/人/月)和 Ultra(200美元/月),提供从个人到企业级的功能,包括 SSO、隐私模式和团队仪表盘。
它的设计哲学强调“让用户掌握主动权”,AI 助手一般会在执行修改前先展示 diff 或请求确认,避免黑箱式修改。整体体验非常流畅,也让习惯 VS Code 的开发者几乎没有学习成本。
Claude Code:面向命令行的智能伙伴
与前两者不同,Claude Code 并不是从编辑器起步,而是“CLI 优先”。它是一个运行在终端里的 AI 代理,能直接操作代码仓库:搜索项目、规划修改、跨模块协调,并在执行前询问确认。
Claude Code 的核心优势是模型能力。它运行在 Anthropic 的 Claude Sonnet 4 和 Opus 4.1 上,这些模型以超大上下文和推理能力著称,特别适合处理百万行级别的复杂仓库。
它的定位更适合那些依赖命令行和 Git 工作流的开发者。如果你喜欢在终端里控制一切,并且需要大规模重构或跨模块协作,Claude Code 的能力会显得非常突出。但对喜欢图形界面工作流的人来说,它可能显得过于“硬核”。
Qoder vs Cursor:自主性与成熟度的对比
两者都是编辑器优先的产品,但理念不同。
Qoder 的 Quest Mode 更强调自主性,像是把完整任务丢给助手,让它自己推进,直到必须询问才打断。而 Cursor 的代理更偏向频繁确认,强调用户在每一步都能掌控。
在上下文记忆方面,Qoder 把记忆力当作核心系统来设计,力求减少重复沟通;Cursor 则是通过检索和文件调用来保证上下文。
模型层面,Cursor 给用户自由选择,几乎是“模型大杂烩”;而 Qoder 则垂直整合自家 Qwen 模型,更强调协同优化。
整体成熟度上,Cursor 已有数月打磨和庞大用户群,功能稳定;Qoder 仍处早期,需要时间证明自己。
Qoder vs Claude Code:IDE 与 CLI 的对比
虽然两者都强调“代理化工作流”,但差异显著。
Qoder 提供完整的图形化 IDE,适合喜欢可视化界面的开发者;Claude Code 则以命令行为核心,更适合资深工程师和处理大型代码库的人。
在自主性上,Qoder 的 Quest Mode 追求“放手式”开发,而 Claude Code 则强调仓库级理解和多文件协作。
在规模上,Claude Code 借助大上下文模型,更适合超大规模仓库;而 Qoder 的亮点则是“带记忆的自主开发”。
总结与选择建议
- 如果你想尝试一款真正以 AI 为中心的 IDE,并愿意承担早期产品的不确定性,Qoder 值得一试。它的 Quest Mode 和上下文记忆设计,可能会带来新的开发范式。
- 如果你追求当下最流畅、最稳定的体验,并希望在熟悉的 VS Code 环境中直接工作,Cursor 依旧是最稳妥的选择。
- 如果你是命令行重度用户,或者需要管理百万行级的大型仓库,Claude Code 会是更高效的智能伙伴。
简单说:
- 尝鲜先锋:如果你想体验 AI-first IDE 的新范式,Qoder 值得一试,但要接受早期不确定性。
- 稳健实用:如果你追求稳定、成熟,且依赖 VS Code,Cursor 仍然是最稳妥的选择。
- 硬核工程师:如果你习惯命令行,且要处理超大仓库,Claude Code 会是更高效的搭档。
Qoder 的野心很大,它要证明的不仅是“能不能生成代码”,而是能否成为开发团队中的一个真正角色。它的未来能否兑现这种承诺,还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