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腾讯已经从OpenAI聘请了AI研究员姚舜宇。在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科技巨头,姚明预计将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整合到腾讯现有的服务中。在加入腾讯之前,他曾在谷歌和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主要研究人工智能代理。中国媒体推测,他的薪酬可能超过1亿元人民币,约合1400万美元。腾讯在其官方微信上否认了这一数字,称其为谣言,但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OpenAI和Yao都没有发表评论。他的离职正值一场激烈的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最近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提供的薪酬据报道高达数亿美元。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英伟达正在退出与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等云服务提供商的直接竞争。其GPU云服务DGX Cloud现在将主要用于Nvidia自己的研究。该服务最初面向银行、制药公司和其他企业,作为直接从Nvidia预订计算能力的一种方式。但内部人士表示,需求仍然很低,部分原因是价格高于传统云提供商。英伟达投资了大约130亿美元,从AWS和其他主要云服务商那里租回了自己的芯片,然后将其中的一部分转售给安进和ServiceNow等客户。在公开场合,Nvidia否认有任何战略转变。该公司高管Alexis Black Bjorlin表示,DGX Cloud已全部预订,并将继续扩大。与此同时,英伟达推出了DGX Cloud Lepton,这是一个云提供商可以提供自己的GPU资源的市场。
SemiAnalysis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尽管华为正在大量生产数十万颗AI芯片,但真实的瓶颈并不是芯片制造,而是高带宽存储器(HBM)的短缺。
SemiAnalysis估计,华为在2024年出货了约507,000台Ascend AI加速器,预计2025年将达到805,000台。但报告称,这些数字具有误导性,因为华为在台积电库存了超过290万个Ascend芯片,绕过了出口管制。该模具库将为2024年和2025年的生产提供动力,但分析师预计它将在9个月内耗尽。
与此同时,华为正在大力投资垂直整合,以控制其供应链。该公司已经推出了一个名为SiCarrier的芯片制造工具装备,并正在扩大自己的工厂。到明年,这些工厂的产能可能与中国最大的合同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不相上下,甚至超过后者。
这个周末全球科技圈炸锅了,融资并购金额直接飙到2万亿级别!法国AI独角兽Mistral AI刚刚融了130亿人民币,估值冲到845亿,相当于半个百度说拿就拿。更狠的是意大利互联网巨头Bending Spoons,一口气砸了90亿人民币买下视频网站Vimeo,欧洲土豪的操作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最刺激的还在后头!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在纽交所上市当天募走89亿人民币,股价蹭蹭涨到260块每股,市值直接冲破980亿大关。这边数据巨头Databricks也不甘示弱,靠着AI数据库的硬实力拿下65亿融资,年收入突破260亿人民币的同时成为全球首个估值6500亿的AI基础设施公司。
AI编程领域杀出匹黑马——由神秘华人团队创立的Cognition公司(旗下拥有Devin和Windsurf两大神器)刚融了26亿,估值冲到663亿。最离谱的是他们整个核心团队只有10个人,创始人Sam Altman放话说要用AI让生活必需品近乎免费,未来会出现大量10人规模却价值65亿的超级公司。
OpenAI自家也没闲着,最新论文揭秘GPT-5拥有52%的拒绝回答率,相比前代1%的数值简直是质变飞跃。这意味着当你问离谱问题时,AI不会再胡编乱造而是老实说不知道。另一边Anthropic公司的Claude突然进化出Office全家桶技能,能自动生成Excel图表、PPT幻灯片甚至编辑PDF,还能记住用户偏好自动代入历史对话,微软火速签下合作协议要把这些功能全部整合进Office365。
谷歌的亲儿子NotebookLM悄悄升级了报告生成功能,上传资料就能自动产出市场分析文档和战略白皮书。Replit公司则放出号称能独立编程200分钟的Agent 3智能体,不仅会自动测试软件修复bug,还能召唤子代理协同工作,其专属测试系统效率比传统模型快3倍成本低10倍。
谷歌gemini超越ChatGPT荣登苹果应用商店下载第一名!
出行领域同样风起云涌,Uber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联手,宣布2026年在慕尼黑测试Robotaxi;SnapCEO亲自勾勒2026战略蓝图,要推出AI智能眼镜Specs并重塑社交广告生态。;Revolut推出直连银行账户的支付服务,Robinhood上线类WallStreetBets的交易社区,EasyJet创始人甚至搞起easyBitcoin比特币交易平台。
a16z资本最新报告指出,衡量AI产品留存率要看三个月后的数据,避免早期尝鲜用户造成的失真。真正成功的AI产品往往像Granola那样保持70%留存率,通过增强而非取代人类工作流,让AI成为用户无感知的第二大脑。
本周AI大事:腾讯一亿挖回姚舜宇 华为芯片瓶颈H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