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 1.90.0 新版本发布,带来更快的 LLD 链接器、Cargo 工作区一键发布、API 稳定增强,同时苹果 Intel 平台降级,整体更高效更现代。
Rust 1.90.0 发布啦!编程圈的重大更新来了!
2025年9月18日,Rust 官方团队正式宣布,Rust 1.90.0 版本上线了!这次更新不仅仅是普通的迭代,而是带来了编译速度、生态工具和平台支持的重大变化。Rust,作为那个被称为“写起来像高级语言、跑起来像C++的编程语言”,这次又整了不少狠活。
第一个大变化:LLD 链接器成为默认选项
以往在 Linux x86\_64 平台上,Rust 默认使用的是 BFD 链接器,这个工具虽然功能强大,但在处理大项目、调试信息多的二进制文件或者增量编译时,速度实在慢得让人怀疑人生。Rust 团队这次直接换掉了默认配置,把 LLD 推成一线主角。
x86_64-unknown-linux-gnu目标现在默认使用LLD链接器来链接 Rust 包
为什么要这么改?很简单,LLD 在速度上碾压 BFD,特别是大项目动不动就省下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编译时间。想想你以前编译一个几百兆的二进制要等咖啡冷掉,现在或许半杯咖啡还没喝完就搞定了。
更爽的是,这个改动大多数情况下兼容性没有问题。但如果你真遇到奇葩 bug,也能用 -Clinker-features=-lld 手动切回去。
第二个大变化:Cargo 原生支持工作区发布
过去在 Rust 的工作区里,如果你有一堆 crate 要发布,得么一个个手动
cargo publish,么就是依赖外部脚本去帮你排序,生怕顺序不对报错。现在好了,官方直接在 Cargo 里加了 cargo publish --workspace 命令,一条指令就能把整个工作区按依赖顺序发布出去。
更厉害的是,它还会自动在 dry-run 阶段帮你模拟一次完整的发布,提前告诉你有没有坑。虽然还不是“原子发布”,万一网络挂了还是会出现只发了一半的情况,但对大多数开发者来说,已经是巨大的便利。
第三个大变化:x86\_64-apple-darwin 被降级
这点可能让不少 Mac 老用户心头一紧。苹果早就宣布要逐步放弃对 Intel 芯片的支持,而 GitHub 也宣布不再提供免费的 macOS x86\_64 运行环境。Rust 社区也顺势调整,把这个平台从“Tier 1 带工具链支持”降到“Tier 2 带工具链支持”。
简单说就是:还能用,还能编译,但不保证天天跑测试用例。你用得越久,可能越容易碰到“为什么昨天还好好的今天炸了”的尴尬局面。未来 Apple 芯片才是主角,老平台注定走向黄昏。
第四个大变化:API 稳定性大升级
Rust 1.90 稳定了一大批和整数、字符串相关的 API,比如
u{n}::checked_sub_signed、u{n}::wrapping_sub_signed,还有一些针对 CStr 和 CString 的比较操作,统统进入稳定阶段。对开发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少的“夜间版功能”,更多的“随便用不用怕”。
更实用的是,现在一些数学函数在 const 环境下也能用了,比如 f32::floor、f64::round。这意味着你可以在编译期做更多计算,让程序更快更安全。
平台支持方面的调整
除了前面提到的 macOS Intel 被降级,Rust 继续保持其他主流平台的稳定支持。开发者可以在 Rust 的平台支持页面看到最新的 tier 列表。对于 Linux 和 Windows 用户,这次基本就是享受福利,编译更快、生态更稳。
这次版本更新还有哪些小细节?
当然少不了。Clippy、Cargo、Rustc 都有不少修复和优化。虽然不是特别花哨的功能,但对日常开发体验的提升一点都不小。Rust 一直走的就是“稳扎稳打”的路线,每次版本更新,哪怕表面不炫酷,底层都在疯狂优化。
最后要感谢一下贡献者们
Rust 一直是社区驱动的项目,这次 1.90.0 的更新背后,也是成百上千的开发者一起努力的结果。Rust 团队也在公告里特别感谢了所有贡献者。你能看到的这些“官方新功能”,其实都是全球开发者们一步步打磨出来的成果。
总结一下重点:Rust 1.90.0 的三大亮点——
- 一是 Linux 默认启用 LLD 链接器,编译速度快到飞起。
- 二是 Cargo 支持工作区一键发布,省时又省心。
- 三是苹果 Intel 平台正式降级,提醒你早点换 ARM。
要不要我帮你把这篇文章再加工成更口语化的视频脚本版本,适合短视频里直接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