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估值!科赫尔联手AMD,打响AI主权突围战!


科赫尔获1亿美元融资达70亿估值,携手AMD推AI主权战略,挑战OpenAI-英伟达联盟,聚焦企业数据本地化与硬件多元化。

OpenAI刚刚宣布与英伟达达成高达1000亿美元的超级合作、估值飙升至5000亿美元之际,一家低调却实力强劲的加拿大AI公司——科赫尔(Cohere),突然杀出重围,不仅再融1亿美元,把公司估值推高到70亿美元,还高调宣布与AM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这一招,简直是在AI硬件和企业服务赛道上,直接向OpenAI+英伟达联盟“宣战”!

一个月前,科赫尔才刚刚完成5亿美元的超额认购融资,估值定格在68亿美元。结果这才过去短短几周,又火速拿下1亿美元新资金,估值直接冲上70亿!这速度,这节奏,完全不是普通创业公司能比的。但真正让整个行业侧目的,不是钱,而是它选择的“盟友”——AMD!

这次合作不是简单的“模型适配GPU”那种表面功夫!科赫尔明确宣布,其全套企业级AI产品线——包括大名鼎鼎的Command系列模型,涵盖文本生成、多语言翻译、视觉理解、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将全面原生支持AMD的Instinct系列AI加速芯片。这意味着,企业客户未来可以在AMD的硬件上,流畅、高效地部署科赫尔的AI解决方案,而不再被英伟达的CUDA生态牢牢“锁死”。

更绝的是,AMD自己也成了科赫尔的“内部客户”!也就是说,AMD将把科赫尔的企业AI工具用在自家业务流程中,比如研发支持、客户服务、数据分析等场景。这种“你用我的芯片,我用你的模型”的双向绑定,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正向反馈闭环——AMD能更精准地优化芯片设计以适配真实企业AI负载,而科赫尔也能第一时间获得硬件层面的性能调优支持。这种深度协同,在当前高度集中的AI基础设施市场里,堪称一股清流。

为什么说这是“宣战”?
因为就在几天前,OpenAI刚刚高调宣布与英伟达联手,计划投入最高达10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几乎把整个生成式AI的未来都押在了英伟达的GPU上。
而科赫尔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拉上AMD打出“硬件多元化+数据自主可控”的组合拳,明显是在告诉全球企业客户:别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科赫尔的创始人背景:这家公司由艾丹·戈麦斯(Aidan Gomez)联合创立,而这位戈麦斯,正是2017年那篇划时代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共同作者之一!没错,就是那篇提出“Transformer架构”的神作,直接引爆了今天整个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革命。
可以说,科赫尔从诞生之初,就站在了AI技术演进的最前沿。2019年公司刚成立时,它曾被视作大模型竞赛的领跑者之一。
虽然这几年OpenAI和Anthropic凭借消费级产品和巨额融资迅速崛起,估值分别冲到5000亿和1830亿美元,但科赫尔并没有盲目跟风。

相反,它选择了一条更务实、也更符合当下国际经济现实的路径——专注企业市场,主打“AI主权”(AI Sovereignty)。
什么是AI主权?简单说,就是让企业能够把数据、模型和AI系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迫依赖美国科技巨头的云端服务。尤其在欧洲、加拿大、中东、东南亚等对数据隐私和国家安全高度敏感的地区,这种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迫切。

科赫尔反复强调:我们不是要取代所有云服务,而是给企业一个“本地化部署+自主可控”的选项。你可以把模型部署在自己的数据中心,或者本国的合规云平台上,数据不出境,模型可审计,完全符合GDPR、CCPA等严苛法规。这种策略,正在赢得越来越多政府和大型企业的青睐。

这次最新一轮融资中,加拿大商业发展银行(BDC)和Nexxus资本管理公司成为新晋投资方,这绝非偶然。加拿大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扶持本土AI产业,试图在全球科技博弈中保持战略自主性。而科赫尔作为加拿大AI“国家队”的代表,自然成为政策与资本双重加持的对象。它的加拿大血统,反而成了在地缘政治紧张时代的一大优势。

再回到硬件层面。当前AI芯片市场几乎被英伟达垄断,CUDA生态构筑了极高的护城河。但垄断也带来了风险:价格高企、供应紧张、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开始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是危险的。AMD的Instinct系列GPU虽然目前在软件生态和市场份额上还无法与英伟达正面抗衡,但只要有像科赫尔这样的顶级模型公司全力支持,就有机会打破僵局。

科赫尔的这步棋,本质上是在赌:未来企业选择AI平台,不再只看模型参数有多大、生成效果有多炫,而是更看重“是否可控、是否安全、是否有多元化供应链保障”。对于银行、能源、医疗、政府等关键行业来说,稳定性、合规性和数据主权,远比“能写一首好诗”重要得多。

当然,这条路并不容易。AMD能否在性能、软件工具链和开发者生态上快速追赶英伟达,仍是巨大挑战。而科赫尔也需要持续证明,其企业级模型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ROI(投资回报率)足够高,才能说服客户为“主权”支付溢价。

但无论如何,科赫尔已经清晰地划出了一条与OpenAI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不追求全民爆款,不依赖单一硬件,而是深耕企业刚需,绑定国家战略,构建一个更开放、更安全、更多元的AI未来。在全球AI竞赛进入“下半场”的今天,这种差异化战略,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AI战场将不再只是模型能力的比拼,更是基础设施自主权、数据治理话语权和供应链安全性的综合较量。科赫尔与AMD的联手,或许正是这场新战争的序幕。而70亿美元的估值,可能只是它真正价值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