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正在开发软件,你一定深有体会:花大量时间写重复的样板代码、设置API、给组件写样式、写测试。完成一个任务后,还有一堆琐碎的细节困扰着你。这很繁琐,很慢,而且会打断你的工作节奏。
AI并非万能药,但如果使用得当,它可以成为一个全栈"队友",真正帮你提速,而不是增加干扰。诀窍不仅仅是让它"写代码",而是给它结构、上下文和步骤,让它知道要构建什么、如何测试、以及它在你的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
在本指南中,我将向你展示七种具体的AI技巧,本周就能为你节省10小时以上。注意:节省的时间是基于典型项目的估算,实际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技巧 #1:组件提示公式
节省时间:每个组件 45-60 分钟
把这看作是快速搞定UI组件而无需纠结每个细节的方法。不要一步步教AI,而是给它一个结构化的"配方":
操作方式:
创建一个 [组件名称] 组件,使用 [框架] 和 [语言],要求:
功能:
[核心功能 1]
[核心功能 2]
[用户交互]
UI 要求:
[设计框架] 样式
响应式行为
状态管理
技术:
类型安全要求
性能需求
测试方法
使其达到生产就绪状态,满足 [具体需求]。
示例:
创建一个 TaskList 组件,使用 React 和 TypeScript
功能:
* 显示任务列表,包含标题、描述和截止日期
* 复选框标记任务完成,带删除线样式
* 删除任务按钮,带确认提示
* 任务标题和描述的内联编辑
UI 要求:
* Tailwind CSS,干净的卡片布局
* 添加/删除任务时的平滑动画
* 完全响应式:在移动端折叠为单列
* 获取任务时显示骨架加载器
技术:
* Task 对象的强 TypeScript 类型
* 针对大型列表使用 React.memo 进行优化
* 可访问性:键盘导航、复选框/按钮的 ARIA 角色
* 更新失败时的错误边界
使其达到生产就绪状态,包含乐观更新和失败 API 调用的日志记录。
专业建议:
* 始终预先定义 Task 类型/接口
* 要求同时提供桌面和移动端 UI 状态
* 添加"包含错误处理"让AI加入 try/catch 块
* 使用"生产就绪"来确保正确的空值检查和验证
技巧 #2:即时 API 模式
节省时间:每个 API 3-6 小时
想快速搭建一个完整的 REST API,而无需手动连接所有端点、认证和验证吗?这个模式就是你的捷径。想法很简单:给AI一个清晰的结构,让它生成一个可以立即运行和调整的API脚手架。
操作方式:
创建一个 [资源] 的 REST API,使用 [框架],包含:
端点:
* GET /[资源] — 列出项目,带可选过滤/分页
* GET /[资源]/{id} — 获取单个项目
* POST /[资源] — 创建新项目,带验证
* PUT /[资源]/{id} — 更新项目
* DELETE /[资源]/{id} — 软删除或硬删除
特性:
* 认证(JWT、OAuth 或你的技术栈使用的任何方式)
* 数据库 + ORM(例如 PostgreSQL + SQLAlchemy)
* 输入和输出验证
* 全局错误处理
技术:
* 如果框架支持,使用异步
* 包含一些基础测试(单元或集成)
* 自动生成文档(OpenAPI 或 Swagger)
示例
假设你正在用 FastAPI 构建一个费用追踪 API。它可以包含:
端点:
* GET /expenses — 列出费用,带分页和日期/类别过滤器
* GET /expenses/{id} — 获取单个费用,带所有权检查
* POST /expenses — 创建新费用,验证金额、类别、描述
* PUT /expenses/{id} — 更新现有费用
* DELETE /expenses/{id} — 软删除,避免数据丢失
特性:
* 带刷新令牌的 JWT 认证
* PostgreSQL + SQLAlchemy 数据库
* 用于请求和响应验证的 Pydantic 模式
* 带正确状态码的全局错误处理
技术:
* 全程使用异步/等待以提高速度
* 包含 Pytest 夹具和测试
* 自动生成 OpenAPI 文档
* 准备好用于本地开发的 Docker-compose 设置
为何有效: 给AI这个提示,你会得到一个可以立即启动的脚手架。你可以运行它、测试它、然后迭代,无需编写样板代码连接。测试和迁移也包含在内,这样你就不会浪费数小时在搭建基础设置上。
技巧 #3:调试侦探
节省时间:每个 Bug 1-3 小时
调试是AI真正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前提是你给它正确的上下文。不要只把错误信息扔给它;要解释你的设置和你已经尝试过的方法。
操作方式:
你提供确切的错误信息以及上下文:
* 环境(开发/生产、操作系统、框架版本)
* 你当时想做什么
* 出错的代码
* 你已经尝试过的方法
然后让AI提供:
* 根本原因解释
* 快速的临时修复方案
* 正确的长期解决方案
* 未来预防此问题的建议
示例
调试此错误: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map' of undefined
上下文:
* React 18 with TypeScript, Next.js 13
* 尝试从 API 渲染费用列表
* 出错代码:
{expenses.map(expense =>
* 尝试过日志记录,发现首次渲染时 expenses 是 undefined
让AI提供:
*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 阻止崩溃的快速修复方法
* 实现一致数据处理的正确解决方案
* 如何在未来组件中预防
为何有效:
AI就像一个侦探,帮助你理解问题,而不仅仅是给你一个修复方案。你明白了发生的原因以及下次如何避免。
专业建议:
* 始终包含确切的错误信息
* 分享相关代码以提供上下文
* 提及你已经尝试过的方法
* 询问预防策略,防止同样的 Bug 再次出现
技巧 #4:重构请求
节省时间:2-4 小时的手动重构
有时你的代码能工作,但很乱、难以阅读或速度慢。不要花几个小时去解构它,你可以让AI根据明确的目标和约束来重构它。这样,你就能得到更清晰、更快、更易维护的代码,并在此过程中学习。
操作方式:
提供你想要重构的代码并解释:
* 你的目标(性能、可读性、减少技术债务、实现模式)
* 约束(必须保持不变的部分、兼容性要求、性能目标)
让AI解释它所做的每个重大更改。
示例
重构这个混乱的 React 组件(约 300 行)
目标:
* 提取可复用的钩子
* 提高渲染性能
* 添加适当的错误边界
* 包含 TypeScript 类型
约束:
* 保持相同的 API/属性
* 保留所有现有功能
* 兼容 React 16+
让AI:
* 根据目标重构代码
* 解释每个主要更改,以便你理解
为何有效:
你无需花费数小时手动操作,就能获得更清晰、更易维护的代码,并且在审查AI的更改时学习模式和最佳实践。
专业建议:
* 明确你的重构目标
* 设定约束,以免关键功能被破坏
* 要求解释以便学习
* 比较重构前后的性能以验证改进
技巧 #5:UI/UX 加速器
节省时间:2-3 小时的 UI 工作
与其花数小时与 CSS、框架和组件库搏斗,不如让AI来处理繁重的工作。给它一个你想要的描述,它就能生成一个干净、响应式、跨设备工作的 UI。
操作方式:
描述 UI 元素、外观和感觉、交互以及任何可访问性要求。提及你正在使用的框架或库,并说明是否需要黑暗模式或移动端优先支持。
示例
我需要一个仪表板的侧边栏导航。我向AI要求:
* 现代极简风格,带玻璃态面板
* 主色 #3B82F6,中性灰色
* 平滑的滑动/淡入淡出过渡
* 移动端可折叠,桌面端展开
对于功能,我想要:
* 活动路由高亮
* 带手风琴效果的嵌套菜单
* 带工具提示的图标
* 键盘导航
技术细节:
* Tailwind CSS
* React + TypeScript
* 兼容所有现代浏览器
* 支持黑暗模式
AI 交付了一个完全可用的侧边栏,它是响应式的且具备可访问性,我可以快速调整小细节。
专业建议:
* 参考特定的设计趋势,让AI符合你的愿景
* 始终包含可访问性要求
* 预先指定动画和响应式行为
技巧 #6:测试生成器
节省时间:2-4 小时的手动测试
操作方式:
如果你向AI提供需要测试的代码以及你想要的覆盖率类型,AI可以快速生成测试。不要只要求"测试"——要给出细节。
向AI提供:
* 需要测试的代码或模块
* 你想测试哪些部分(函数、端点、边界情况)
* 测试类型(单元、集成、性能)
* 你正在使用的任何框架或模式
然后让它提供:
* 所有函数的单元测试
* API 调用或数据库交互的集成测试
* 边界情况和错误场景
* 性能基准测试
* 模拟数据和夹具
示例
为 ExpenseService 后端类创建全面的测试:
* 所有 CRUD 方法的单元测试
* 与数据库的集成测试
* 边界情况,如负金额或缺失字段
* 批量操作的性能测试
* 用于生成费用的模拟数据工厂
* 使用 Jest 和用于外部依赖的模拟模式。
为何有效:
AI 可以快速生成完整的、结构化的测试,覆盖你可能遗漏的边界情况。它节省了时间,并确保项目间一致、可靠的覆盖率。
专业建议:
* 指定你的测试框架以获得兼容的代码
* 包含边界情况覆盖以提高健壮性
* 如果相关,要求性能测试
* 请求模拟数据生成器以简化测试设置
技巧 #7:部署脚本
节省时间:部署设置 2-4 小时
操作方式:
AI 可以帮助你快速生成完整的部署配置。提供关于你的应用、技术栈和托管要求的详细信息,它将输出一个可立即使用的部署计划。
向AI提供:
* 你的前端框架和构建设置
* 你的后端语言/框架
* 数据库类型和托管方式
* 任何环境变量或构建优化
* CI/CD 流水线偏好
* 监控或日志记录要求
然后让它包括:
* 托管平台和配置
* CDN 设置和域名处理
* 回滚策略和健康检查
示例:
将 React + FastAPI 应用部署到 Vercel/Render:
* 前端:React with TypeScript, Vite 构建
* 后端:FastAPI with PostgreSQL
* 数据库:Supabase 托管
* API 密钥的环境变量
* 代码拆分的构建优化
* GitHub Actions CI/CD
* Sentry 错误监控
* 前端在 Vercel,后端在 Render
* 自定义域名带 SSL
* 包含回滚策略和健康检查
为何有效:
AI 通过创建一个结构化的、可重复的部署设置来节省时间,该设置涵盖了托管、CI/CD 和监控,减少了错误和设置时间。
专业建议:
* 指定确切的托管平台以获得准确的配置
* 从一开始就包含监控和错误追踪
* 要求完整的 CI/CD 设置
* 始终请求回滚流程以优雅处理故障
额外奖励:组合技巧
节省时间:每个功能 1-2 天
操作方式:
这种技巧将多种 AI 方法链接起来,从头到尾构建一个完整的功能。你不是分别处理后端、前端、测试和部署,而是向AI提供一个单一的、结构化的提示,让它按正确的顺序生成所有内容。
向AI提供:
* 功能描述和要求
* 后端 API 详细信息(端点、数据库、认证、验证)
* 前端组件需求(UI、状态管理、响应性)
* 测试要求(单元、集成、边界情况)
* 部署偏好(平台、CI/CD、监控)
示例
你需要一个用户认证系统:
* 使用技巧 #2 生成完整的认证 API
* 使用技巧 #1 创建登录/注册 UI 组件
* 使用技巧 #6 生成全面的测试
* 使用技巧 #7 部署整个系统
链式提示:
构建一个完整的 [功能],包括:
* 具有 [要求] 的后端 API
* 用于 [用例] 的前端组件
* 覆盖关键路径的测试
* 部署配置
按此顺序提供所有内容:模型、API、前端、测试、部署。
为何有效:
通过链接技巧,你将 AI 视为一个全栈队友。它处理重复的、结构化的任务,让你专注于设计、架构和创造性决策。
专业建议:
* 明确定义工作流的每个部分,以避免输出不完整
* 要求按你计划实现的顺序提供代码
* 在步骤之间结合少量手动检查,以及早发现错误
* 使用此方法快速原型化功能甚至完整的 MVP
遵循这些专业建议,以充分利用每种技巧。一旦你掌握了工作流程并建立了检查机制,你会开始看到一个更大的前景:真正的胜利不仅仅是更快地编写代码,而是让自己腾出时间,专注于开发中真正重要的部分。
真正的胜利不仅仅是更快地完成任务,而是重新获得你的时间和精力。
你的下一步:
* 今天,在一个功能上尝试"组件提示公式";
* 本周,使用 AI 构建至少一个后端 API、一个 UI 组件和一个测试套件;
* 本月,链接多种 AI 技巧,发布一个完整的、可工作的副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