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警告白宫科技办:美国AI领先优势正被电力短缺威胁


OpenAI警告美国AI领先优势正被电力短缺威胁,呼吁每年新增100吉瓦能源产能,通过重振工业、改革监管、培训工人、强化国安四策,确保智能时代红利全民共享。

美国正站在人工智能引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关口,而电力,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命门!

OpenAI最新提交给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的重磅报告告诉你:真正卡脖子的,是“电子”——也就是电!没有足够便宜、稳定、大规模的电力,再牛的AI模型也只能干瞪眼。

这份由OpenAI全球事务首席官克里斯·莱恩(Chris Lehane)署名、于2025年10月27日正式提交的文件,不仅是一份政策建议书,更像是一封写给全美国的“动员令”。莱恩是谁?他曾是硅谷知名公关战略家,操盘过多项重大科技政策沟通,如今执掌OpenAI全球事务,是连接这家AI巨头与各国政府的核心桥梁。他背后站着的,是全球用户超8亿、每周活跃开发者超400万的OpenAI团队——他们正用真金白银和实际行动,押注美国能否抓住这场“智能时代”的历史性机遇。

报告开篇就扔出一个震撼数据:仅AI基础设施的首笔1万亿美元投资,就可能在未来三年内为美国GDP额外贡献超5%的增长!这不是画大饼,而是基于OpenAI自身“星门计划”(Stargate)的真实测算。目前,他们在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俄亥俄和威斯康星四州已启动六个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集群,未来五年将直接吸纳全美20%的熟练技工——电工、机械师、焊工、管道工……这些“蓝领英雄”将成为新工业时代的中坚力量。

但问题来了:美国的电网,根本撑不住!2024年,中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高达429吉瓦,相当于整个美国电网的三分之一,占全球新增电力的一半以上。而美国呢?只新增了51吉瓦,占比不到12%。这道“电子鸿沟”(electron gap),正在悄悄吞噬美国在AI领域的领先优势。

OpenAI直言:AI是自电力以来最具变革性的技术,而电力,恰恰是AI的命脉。没有电,就没有算力;没有算力,就没有未来。更讽刺的是,AI本身恰恰是优化电网、预测负荷、设计新一代能源系统的最强工具——我们正处在一个“用AI造电、用电养AI”的正向飞轮起点,却因电网瓶颈而原地打转。

怎么办?OpenAI开出四剂猛药,招招见血:

第一,重振美国工业根基。从铜、铝、稀土到变压器、高压电缆、半导体,整个AI供应链严重依赖海外,尤其是中国。报告建议:扩大“先进制造业投资税收抵免”(AMIC)覆盖范围,把电网关键设备、AI服务器制造统统纳入;动用《国防生产法》建立关键原材料战略储备,就像当年的石油储备一样;还要加速输电线路建设——要知道,中西部一条输电线竟审批了13年!这速度,怎么跟得上AI爆炸式增长?

第二,大刀阔斧改革能源监管。不是要政府大包大揽,而是要“该退则退”——砍掉冗余审批,用AI加速环评流程,为“即插即用”项目开绿灯。比如,借鉴得州成功的“连接即管理”模式,允许数据中心先接入电网,但在电网压力大时主动“降载”甚至反向供电,既保障可靠性,又盘活现有容量。报告还呼吁:对联邦土地上的AI基建项目,应基于“国家安全”考量,加速《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审查,甚至设立“类别豁免”。

第三,为美国工人家庭赋能。AI不是取代人类,而是创造新职业。OpenAI已推出“AI认证计划”,目标到2030年帮助1000万美国人提升AI技能;2026年将上线“AI就业平台”,首站落地得州阿比林市,联动社区学院、技校打造“AI技能中心”。这些中心不仅是培训基地,更是家长课堂——教你怎么用AI辅导孩子、设置安全防护、提升生活效率。技术革命,必须让每个家庭都参与进来,而不是被抛下。

第四,确保前沿AI服务国家安全。OpenAI强调:联邦政府必须统一标准,避免各州各自为政搞出一堆互相打架的“AI安全法规”。他们建议强化“AI标准与创新中心”(CAISI),让它成为企业对接政府的“唯一入口”,集中进行红队测试、风险评估和情报整合。同时,要更新“联邦风险与授权管理计划”(FedRAMP 20X),用自动化实时监控替代繁琐纸质审计,让安全与效率兼得。更重磅的是,OpenAI提议启动“机密星门计划”——联合私营资本,为政府打造专属的高安全等级AI算力中心,彻底解决军方和情报机构GPU算力不足的燃眉之急。

别忘了,OpenAI不是空谈。他们的“星门计划”已锁定5000亿美元投资、10吉瓦电力容量,2025年底前就要超额完成。在威斯康星,他们与甲骨文合作建设电网直连项目;在阿比林,他们自建天然气和太阳能发电设施,目标是成为“净电力贡献者”——不仅自己用,还能反哺社区,让电价更便宜、电网更坚韧。

OpenAI的终极信念是:AI不该是硅谷精英的玩具,而应像轮子、印刷术、电力一样,成为普惠全人类的基础设施。如果美国能抓住这次机会,从芯片厂到铜线厂,从乡村电工到城市程序员,每个角落都能分享智能时代的红利。反之,若在电力上掉队,领先优势将如沙堡般被浪潮冲垮。

这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国家意志的较量。中国已把能源产能视为工业竞争力的基石,美国若再犹豫,2030年被全面超越绝非危言耸听。现在,是时候像当年建设州际公路、登月计划那样,再次“想得大、干得大、建得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