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秘密芯片新贵横空出世!用粒子加速器干翻ASML和台积电,背后竟是彼得·蒂尔重仓押注


美国初创公司Substrate宣称用粒子加速器实现X射线光刻,挑战ASML与台积电,获彼得·蒂尔重仓支持,目标在美国建先进晶圆厂,重塑全球芯片制造格局。

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竟然可能被一家成立才三年、创始人连半导体行业都没干过的美国初创公司彻底颠覆?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正在真实上演的科技大戏。这家名叫“Substrate”(中文可译为“基板”)的神秘公司,最近突然浮出水面,宣称自己已经造出了能与荷兰巨头ASML正面硬刚的光刻机,而且还要自己建厂造芯片,直接挑战台积电的霸主地位!

这家公司的故事,简直像是硅谷创业神话和国家战略博弈的完美结合。它的创始人詹姆斯·普劳德(James Proud),34岁,英国出生,后来入籍美国,甚至为了表明立场,直接放弃了英国国籍。他不是半导体科班出身,但却是彼得·蒂尔(Peter Thiel)“20 under 20”创业奖学金的早期成员——这个项目鼓励年轻人辍学创业,扎克伯格、戴夫·弗里德伯格等知名创业者都曾受益于此。普劳德此前创办过智能闹钟Happn和健康穿戴公司Hello,虽然不算家喻户晓,但在科技圈小有名气。

但这一次,他玩的可不是消费电子,而是全球最复杂、门槛最高的产业之一:先进制程芯片制造。而他的武器,不是传统光学,而是——粒子加速器!

你没听错。Substrate声称,他们用粒子加速器产生短波长X射线,作为光刻光源,从而实现比阿斯麦ASML当前最先进的High NA EUV光刻机更精细的图形刻画。他们已经成功打印出12纳米的关键尺寸结构,这已经达到了目前全球最先进量产芯片的水平。更夸张的是,他们说自己的设备体积更小、成本更低,未来还能在美国本土大规模部署。

要知道,ASML一台EUV光刻机售价动辄上亿美元,High NA版本更是高达3.5亿到5亿美元,重达200吨,需要上千个精密零件,全球只有ASML能造。而Substrate的目标,是让这种“芯片印钞机”变得更便宜、更轻便,最终在美国建起自己的晶圆厂(fab),实现从设备到制造的全链条自主。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疯狂?连行业分析师都表示怀疑。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半导体分析师大卫·戴(David Dai)就直言:X射线光刻几十年前就被尝试过,但始终没成功。而且Substrate既想当设备商(像ASML),又想当代工厂(像台积电),等于把整个产业链都扛在自己肩上,几乎不可能获得其他芯片公司的支持,更别说构建生态了。

但普劳德和他的团队显然不信邪。他说:“很多人觉得在美国做先进芯片制造是不可能的,但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想法是错的。”他坚信,光刻和先进芯片制造本就是美国发明的技术——EUV光刻最早的研究就来自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美国科研机构。可后来,这些技术被“不小心”拱手让人,让荷兰和台湾地区主导了全球供应链。

资金方面,Substrate也不缺弹药。它刚刚完成了一轮1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彼得·蒂尔旗下的Founders Fund、General Catalyst和Valor Equity Partners——都是硅谷顶级风投。不过普劳德也坦承,要真正建起一座先进晶圆厂,至少需要数百亿美元。未来几年,他们还需要持续融资,规模可能是“数百亿级别”。

目前,Substrate团队已有约50人,其中不乏曾在国家实验室参与早期EUV研发的科学家和半导体行业老兵。公司成立于2024年(实际从2022年就开始秘密研发),名字“Substrate”取自芯片制造中最基础的硅基板——所有晶体管和电路都构建其上,象征着他们要从底层重构整个芯片制造体系。

他们展示的测试图像令人震撼:清晰的12纳米接触孔(via)和关键线宽(critical dimension),证明其技术至少在实验室阶段是可行的。而且公司强调,他们的技术完全自主研发,不依赖任何外部光刻工具或知识产权,“与任何现有半导体公司都没有重叠”。

如果Substrate真的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在美国建成自己的晶圆厂,并实现量产,那将彻底改写全球半导体格局。不仅ASML的垄断地位会受到冲击,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也可能面临本土对手的直接竞争。更重要的是,这将极大提升美国在芯片领域的战略自主性,减少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当然,风险也极高。半导体制造是“赢家通吃”的行业,设备验证周期长、客户门槛高、良率爬坡难。历史上无数初创公司倒在了从实验室到工厂的最后一公里。但正如普劳德所说:“如果没人敢挑战不可能,技术就永远不会进步。”

这一次,Substrate赌上的不仅是10亿美元估值,更是美国能否在下一代芯片制造中夺回主导权的关键一役。无论成败,它都已经点燃了一场关于技术主权、创新边界和国家竞争力的全球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