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教授siRNA重置细胞挑战诺奖

李浩教授学生创立Junevity公司,突破诺奖得主山中伸弥的干细胞重编程路径,另辟蹊径开发"细胞重置"技术,通过siRNA精准调控转录因子,实现细胞功能逆转,开辟抗衰老新赛道。

长寿生物科技公司Junevity最近上市了,Junevity 获得 1000 万美元融资,用于“重置”细胞至健康状态。他们正在研发一种叫细胞重置的疗法,目标是延长人类健康寿命和整体寿命。他们的方法是使用一种叫小干扰RNA (siRNA) 的技术,把控制细胞损伤和健康的关键基因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修复细胞故障,对抗衰老相关的疾病。

长寿科技领域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很有意思。像Life Biosciences和NewLimit这些公司用的是部分重编程技术,而Junevity和Tune Therapeutics则采用不同的策略。虽然方法各异,但大家的目标一致:找到把生病或衰老的细胞变回健康状态的办法。

Junevity的技术源于Sengstack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读博士时的研究。她的导师李浩教授是研究细胞衰老机制的权威专家。Sengstack博士说,李教授是衰老和转录因子生物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之一。他们一起开展了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博士项目,试图建立一个创新的计算和实验平台,找出能逆转细胞衰老的关键基因。

这个项目的灵感来自诺贝尔奖得主山中伸弥教授的突破性发现:用特定蛋白质组合能把成年细胞变回胚胎干细胞。Sengstack解释说,山中伸弥发现的转录因子虽然神奇,但主要与干细胞相关,过度激活可能让细胞退回干细胞状态,这在活体中是危险的。Junevity想找到与干细胞无关的新转录因子,让细胞保持原有类型,只是变得更健康。

治疗年龄相关疾病和衰老本身特别具有挑战性,因为涉及的生物学过程极其复杂。随着年龄增长和疾病发展,细胞会发生许多变化,导致基因表达紊乱。这引发炎症增加、线粒体减少、蛋白质失衡等问题,这些都是衰老的标志。

Junevity的目标是找到能纠正这些问题的关键转录因子,通过调整这一个因素让细胞恢复健康状态。

Junevity的重要创新是利用小干扰RNA技术精准调控特定转录因子。这种方法通过靶向信使RNA来关闭特定基因。这提供了高度精准且安全的基因调控手段。公司使用机器学习分析大量人类基因数据,找出导致衰老的转录因子,然后设计专门的小干扰RNA分子来修复特定组织的细胞功能。

为什么Junevity这样的小公司能成为细胞重编程领域的先锋?
几年前完成这种工作所需的技术根本不存在。过去科学家对转录因子的了解有限,这些基因调控因子非常复杂,控制着许多不同基因。直到最近,随着人工智能工具的进步,研究人员才能更准确地知道哪些转录因子调控哪些基因。这是重大突破,让Junevity有信心瞄准特定转录因子

另一个挑战是传统药物很难作用于转录因子:转录因子结构特殊,没有传统药物通常作用的明确结合位点。小干扰RNA的优势是在基因变成蛋白质前就发挥作用,靶向信使RNA阶段。虽然开发难度大,但现在已有七种小干扰RNA药物获得FDA批准。经过20年研究,科学家终于掌握了如何设计这类药物并安全递送。这项技术现在已经成熟到可供Junevity这样的公司使用。

Junevity还受益于现在可获得的大规模人类基因数据:通过分析健康与患病、年轻与年老人群的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工具,公司能识别关键转录因子并设计相应的小干扰RNA疗法。

和多数长寿生物技术公司一样,Junevity选择从与健康寿命密切相关的特定疾病入手。他们不会进行长达30年的寿命研究,而是关注明确的临床目标。目前公司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获得了令人振奋的小鼠实验数据,正朝着人体临床试验迈进。如果进展顺利,计划在2026年启动首次临床试验。其他感兴趣的领域包括肌肉萎缩性疾病和骨关节炎,这些都与寿命和健康寿命密切相关。

Junevity首先瞄准代谢疾病并非偶然:最近研究表明GLP-1类药物可能延长健康寿命,GLP-1药物效果显著但也有不足,比如停药后体重反弹和肌肉流失问题。Junevity的小鼠实验数据显示,他们的疗法能显著减少脂肪同时保持肌肉量。此外,小干扰RNA疗法给药频率可以低至每六个月一次,相比需要每周注射的GLP-1药物更具便利性。

有人可能质疑减肥药是否能算抗衰老疗法,Junevity的方法实际上是在多方面恢复新陈代谢。通过RNA测序分析治疗小鼠的肝脏、脂肪和肌肉组织,发现许多指标恢复到健康水平,包括压力反应和炎症减轻、线粒体功能和脂肪代谢改善。这些综合效应使小鼠整体更健康,相当于把新陈代谢重置到更年轻的状态

展望未来,大脑疾病也可能成为Junevity的关注重点。公司的技术不限于特定组织,只要有年轻与年老、健康与患病的对照数据,就能针对各种情况开发小干扰RNA疗法。目前已有研究团队在开发递送小干扰RNA到大脑的方法,这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能。

Junevity不相信会有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公司的宏伟愿景是针对不同组织和疾病开发专门疗法,通过调控正确的转录因子使细胞恢复健康,帮助人们活得更长更健康。

李浩是谁?
李浩(Hao Li)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的一位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衰老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复杂人类性状的遗传决定因素,以及基因调控网络的结构、功能与进化等方面。他领导的实验室(Li Lab)致力于通过跨学科方法探索这些生物学问题。

李浩在学术界有着丰富的经历。他于199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理论凝聚态物理和统计物理学的博士学位,此前在北京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在职业生涯中,他曾在多个知名机构任职,包括洛克菲勒大学和NEC研究所,并在2000年起加入UCSF,逐步晋升为教授。

他的实验室开发了一些工具,如Mobydick和CSEPCT,用于基因调控和生物信息学研究。此外,李浩的研究团队在抗衰老领域也有重要贡献,例如其学生创立的Junevity公司,开发了基于siRNA调控转录因子的“细胞重置”技术,试图开辟抗衰老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