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HIF-1途径降低氧气有助于蠕虫活得更长,但激活哺乳动物的这一途径会增加癌症风险。
一项新的蠕虫研究发现,长寿的好处其实来自低氧下游的特定神经信号,这些信号才可能可以翻译给人类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超酷的生存秘诀——会"喘不过气"的虫子居然更长寿!不过别急着憋气,这里头可有大学问~
简单来说就是:
- 身体遇到压力(比如缺氧)时,会触发"救命按钮"(HIF-1信号通路),这个按钮藏在几颗特定脑细胞里(ADF神经元)
- 这些脑细胞会像微信群里发消息一样,通过三种"化学小纸条"指挥全身:
- 血清素(就是让你开心的5-HT)
- 酪胺(类似肾上腺素让你兴奋)
- GABA(让你放松的神经递质)
不过科学家也发现:
- 这套系统在哺乳动物(比如我们)身上可能变成"猪队友"
- 某些组织缺氧反而会帮倒忙
- 所以得精准控制这个"缺氧求生开关"
=================================
(敲重点)这个发现有多牛呢?
=================================
相当于找到了人体自带的"长寿遥控器"!虽然现在还不能直接用在人身上,但未来可能开发出:
- 抗衰老靶向药
- 压力调节装置
- 延年益寿黑科技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强调了其他神经信号分子的参与,包括神经递质酪胺和GABA,以及神经肽NLP-17,介导长寿效应。最后,我们证明了氧和二氧化碳传感神经元在这个回路中作用于HIF-1的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