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心理学术语简直像病毒一样霸占了我们的生活!连谈恋爱都不会好好说话了,受伤难过也只会用教科书上的词儿形容,咱们老祖宗那些鲜活生动的表达都快绝种啦!人格?那玩意儿早被碾碎成诊断手册里的代码了!
现在可好,但凡你性格里带点人味儿——爱咬指甲是焦虑症,话多是表演型人格,连暗恋隔壁班同学都能被说成"依恋创伤"!这破毛病就跟滚雪球似的,现在连"正常"俩字都要打问号了。有人说年轻人把心理问题当个性?太天真!现在连正常性格都被说成是病!
瞅瞅!72%的Z世代妹子觉得"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我本人",而老一辈大叔只有27%这么想——这差距比校服和汉服的代沟还大!
要我说啊,这就是现代人的强迫症,非得给所有事情都贴上科学标签。爱情?那是多巴胺作用!伤心?血清素不足!咱们就像被拆成零部件的机器人,什么浪漫啊神秘啊,连"自我"都快成实验室标本了!
还记得从前怎么夸人吗?
"她迟到是因为迷糊得可爱"现在变成"ADHD患者";
"他害羞的样子像极了他妈妈"现在叫"自闭谱系"。
婚礼誓词里那些闪光点,全变成病历本上的症状代码。咱们不再是活生生的人,倒像是超市货架上的商品——还是贴满成分表的那种!
现在夸人都不会了!
没有"热心肠",只有"讨好型人格";
没有"直肠子",只有"焦虑型依恋";
连咱们老妈记性差都要被说成"未确诊ADHD"!
更离谱的是连去世的爷爷都要被远程诊断
要我说啊,大家拼命抓着这些诊断不放,是因为除此之外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了!
最惨的是咱们连"经历"都不会体验了!
青春期?那是"双相障碍潜伏期"!
心动?肯定是"创伤重现"!
老祖宗看月亮想嫦娥,咱们看月亮想的是"季节性情感障碍"!
我奶奶那辈人当家庭主妇叫贤惠,搁现在准被说是"依赖型人格障碍"
——合着从前的人都没活明白?
知道为啥现在年轻人恐婚恐育吗?
因为咱们非要用Excel表格分析爱情!
你问老一辈为啥结婚?"眼缘呗"!多简单的智慧啊!现在可好,谈个恋爱得先画家族创伤图谱,生个孩子要做SWOT分析——这哪是过日子,分明是写毕业论文!
更可气的是背后还有个千亿产业链在推波助澜!他们把"认识你自己"包装成奢侈品,却让年轻人把青春期活成了病历本!那些小姑娘本该在操场疯跑,现在却忙着给自己的童年做尸检报告!
醒醒吧!真正的自由不是把自己解剖成病理标本!勇敢当个"正常人"怎么了?留点神秘感犯法吗?记住啊,你是活生生的人,不是诊断手册里的案例编号。
有些事不用解释——就像你妈骂你时眼里的泪光,就像暗恋对象路过时突然加速的心跳,这些...(停顿)就叫活着。
极客辣评:
(拍大腿)当年我上变态心理学第一节课,老教授就给我们打预防针:"同学们啊,我敢打包票,等学完这门课,你们个个都会觉得自己得了书上写的病!"(模仿老教授推眼镜)这么多年过去,这定律比数学公式还准!现在更绝,抖音上冒出一堆"自诊专家",直接把这现象搞成产业链了!
(掰手指头数)这事儿说明三个真理:
1. (模仿网红语气)"只要给个标签能显得自己与众不同,绝对有人抢着往身上贴!"——现在人均抑郁症,人均ADHD,没个心理问题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2. (做医生状)"只要给个病名解释烦恼,大家就像抓住救命稻草!"——考试焦虑直接升级成焦虑症,失恋难过就是抑郁症发作,反正总得有个专业术语才显得够严重!
3. (突然正经)其实很多心理问题就是普通情绪放大版,就像(比划)小水坑和太平洋都是水,区别就是量级!咱们该做的是理解真正患者的痛苦,而不是(突然变调)"啊啊啊我今天没写作业一定是执行功能障碍!"
(突然凑近镜头)知道最魔幻的是什么吗?现在抖音刷十分钟,你能集齐精神科所有诊断!(翻白眼)要我说啊,与其忙着给自己贴标签,不如先把手机关了去跑两圈!
极客辣评:
(拍桌子)最近我遇到的年轻人简直人均"时间盲"!都不用刷抖音,光看他们找借路的套路,我都能猜出抖音现在流行啥病!(模仿学生语气)"老师我迟到是因为time blindness啦~"(翻白眼)好家伙,现在连"爱迟到"都能包装成医学名词了是吧?
(突然变严肃)这帮孩子特别信一个歪理:只要给毛病贴个洋气标签,别人就不能说你了!于是乎——(板着手指数)
• 赖床迟到?不是我的错,是"时间盲"!
• 作业没交?都怪我的"执行功能障碍"!
• 跟人吵架?妥妥的"边缘型人格特质"!
(模仿学生理直气壮状)最绝的是有个学生,每次放鸽子都甩给我一句:"老师我有time blindness哦~"(突然咆哮)那你倒是定十个闹钟啊!!(压低声音)结果呢?自从确诊"时间盲",他们迟到得更理直气壮了...
(痛心疾首)知道最气人的是什么吗?这些自诊小天才们贴完标签后——(突然变欢快)彻底摆烂啦!以前还会愧疚地说"下次注意",现在直接(摊手)"这是我的病呀",活活把毛病养成绝症!(突然正经)这哪是治病啊,分明是给懒病办终身会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