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独角兽Cerebras放弃IPO转战11亿美元融资,背后原因令人震惊!
曾经被看作是英伟达最强劲对手的AI芯片公司Cerebras Systems,原本计划2025年上市,结果一年过去,它不仅没敲钟,反而悄悄搞了个11亿美元的大动作!
总部在硅谷、专攻AI专用芯片和超大规模计算系统的Cerebras,刚刚宣布完成G轮11亿美元融资,估值飙到81亿美元!
就在整整一年前的2024年9月30日,Cerebras可是正儿八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信誓旦旦要在2025年登陆公开市场。结果呢?计划赶不上变化,上市之路被硬生生卡住,原因竟和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审查扯上了关系!更离谱的是,连特朗普重返白宫都成了“拦路虎”?
首先,这次11亿美元的G轮融资,可不是随便拉几个风投凑数。领投方是全球顶级资管巨头富达投资(Fidelity)和对冲基金Atreides Management,跟投阵容更是星光熠熠: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Valor Equity Partners、1789 Capital等一众华尔街狠角色全部下场。这意味着什么?说明资本市场对Cerebras的技术路线和商业前景依然极度看好,哪怕它暂时上不了市,大佬们也愿意真金白银押注!
说到Cerebras这家公司,可能有些朋友还不太熟。它成立于2015年,核心打法就是“大就是美”——别人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它直接搞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Wafer Scale Engine(晶圆级引擎),一块芯片就占满整张晶圆,集成数万亿晶体管,专为训练和推理超大规模AI模型而生。见:从国产光刻机传闻看:AI竞赛切莫着了别人道
简单说,当英伟达靠GPU集群拼算力时,Cerebras直接用“单芯片巨无霸”降维打击,效率更高、能耗更低,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实时响应的AI推理场景。
而这次融资爆发的导火索,正是Cerebras在2024年8月推出的AI推理云服务!据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安德鲁·费尔德曼(Andrew Feldman)亲口透露,到2024年第二季度,他们就敏锐察觉到:AI模型终于从“能跑”进化到“有用”了!企业客户不再只是测试,而是真金白银采购推理服务来生成内容、优化运营、服务用户。需求瞬间井喷,Cerebras果断调整战略,把资源向推理倾斜,结果一上线就“供不应求”,订单多到接不过来!
为了满足这波爆炸性增长,Cerebras今年(2025年)疯狂扩张基础设施——一口气新建了5座数据中心!地点横跨美国本土: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俄克拉荷马城、加州圣克拉拉……接下来还要进军加拿大蒙特利尔和欧洲!而这次融来的11亿美元,大部分就将砸向这些数据中心建设和美国本土制造基地的升级。费尔德曼还暗示,部分资金会用于“未公开的技术突破”,虽然没细说,但结合AI芯片迭代速度,很可能是在下一代芯片架构或能效比上有大动作。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业务这么火,为什么不去上市圈更多钱?答案藏在美国政府的审查文件里。原来,Cerebras在2023年曾接受阿布扎比AI巨头G42的3.35亿美元投资。这笔钱本是雪中送炭,却成了IPO的“定时炸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立刻启动国家安全审查,担心中东资本控制关键AI基础设施。更戏剧性的是,2025年初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后,CFIUS关键岗位长期空缺,审查流程直接瘫痪!IPO文件卡在半空,进退两难。
面对僵局,Cerebras展现了极强的战略定力。费尔德曼坦言,公司并未放弃上市梦想,只是选择了一条更稳妥的路径——先引入以富达为代表的“准公共市场投资者”。这些机构既是顶级LP,又深度参与二级市场,既能提供巨额资金,又能为未来IPO铺路。用他的话说:“我们选的不是普通风投,而是能陪我们走向公开市场的长期伙伴。”这招“曲线救国”,堪称教科书级的危机应对!
回看Cerebras的十年征程,从2015年默默无闻到如今估值81亿美金,累计融资近20亿,它始终在挑战半导体行业的物理极限和商业逻辑。在英伟达几乎垄断AI芯片的今天,Cerebras用“单芯片巨兽”撕开一道口子,证明了异构计算路线的可能性。而这次11亿美元融资,不仅是对技术路线的投票,更是对地缘政治风险下科技公司生存智慧的考验。
未来,Cerebras能否顺利登陆美股?它的推理云服务能否持续碾压对手?美国对中东资本的审查会否松动?这些问题都悬而未决。但可以肯定的是,在AI算力军备竞赛进入白热化的2025年,Cerebras已经手握重金、基建铺开、技术蓄势,只待一声令下,便能在公开市场掀起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