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和生益科技将可能提供英伟达VR200 NVL 144项目的M9覆铜板

英伟达VR200 NVL 144中板将采用M9级覆铜板,或由EMC与生益科技主导供应。虽面临产能瓶颈,但其技术优势确保在高端市场持续领跑,成为AI基建投资的核心受益者。

支撑AI服务器“算力怪兽”的心脏是一块块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价值连城的电路板——特别是那块叫做“中板”(Midplane)的关键部件。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M9?这可不是什么型号代码,而是覆铜板(CCL)的一个等级代号。简单来说,覆铜板就是PCB板的“地基”,决定了整块板子的性能上限。M9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最高端等级,专为44层以上、用于AI服务器核心交换的超复杂电路板设计。它的出现,直接把行业门槛拉到了天上去!

而根据最新消息,这块用于英伟达VR200 NVL 144项目的M9中板,已经敲定了供应商——没错,就是EMC,以及可能和它合作的中国厂商“生益科技”(Shenyi 600183)。

这俩名字放在一起,你就能感受到这个市场的分量了。这可不是随便哪家小厂能玩得转的,必须是拥有顶尖材料配方、精密制造工艺和稳定良率的大厂才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分工:
在VR200这个项目里,不同功能的板子,用的材料也不一样:

  • 计算板(Compute Board)这块,是由韩国的Doosan公司负责提供M8级别的覆铜板。M8虽然也是高端产品,但相比M9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 而负责数据交换、连接各个计算单元的“交换板”(Switch Board),则继续由EMC/生益科技提供M8级别的材料。

这里有个小细节值得注意:为什么交换板不用M9?因为它的功能更偏向于高速信号传输,对材料的要求和计算板不同,M8已经足够胜任,还能控制成本。这种精准的材料匹配,体现了整个供应链的成熟度和专业性。

那么问题来了,CPX板呢?也就是那些负责电源管理、信号缓冲等功能的辅助板卡。目前来看,它们很可能也会用上M9级别的材料,但这个方案还没有最终拍板。

为什么?因为M9太贵了!每一片板材的成本都是天文数字,只有在绝对必要的地方才会使用。

所以工程师们正在精打细算,力求在性能和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AI服务器的设计,已经进入了“毫米必争”的精细化时代。

再往下挖一层,我们来看看最关键的原材料——铜箔:这次项目指定使用的是HVLP4级别的超低轮廓铜箔。
什么叫“超低轮廓”?简单说就是铜箔表面极其光滑,这样可以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高频信号的完整性。这对于动辄几十GHz的AI服务器来说,是性命攸关的技术指标。

HVLP4是目前市场上最顶级的铜箔之一,全球能稳定供货的厂家屈指可数。这意味着,从最上游的原材料,到最终的成品板卡,整个产业链已经被少数几家巨头牢牢掌控。这就是所谓的“卡脖子”技术,别人想抄作业都抄不来。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这么厉害,那EMC岂不是躺着赚钱?”别急,事情没那么简单。根据行业报告分析,虽然EMC在M9这个最高端的细分市场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但它的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赶不上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

换句话说,客户订单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工厂的机器却开足马力也做不完。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EMC的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坚挺;另一方面,竞争对手趁机抢夺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中低端市场。

所以,虽然EMC在技术上是王者,但在商业上,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EMC要凉凉。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的技术壁垒太高,竞争对手短期内根本无法追上,所以它依然能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随着AI服务器的投资热潮持续升温,EMC的营收和利润增长速度,依然会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换句话说,它虽然可能会丢掉一些市场份额,但赚到的钱只会更多,利润率只会更高。这就是典型的“少而精”战略,在高端制造业里屡试不爽。

最后这场围绕M9覆铜板的争夺战,其实只是整个AI基础设施建设浪潮的一个缩影。从芯片到服务器,从数据中心到网络设备,每一个环节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重构。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盲目追逐热门概念股,不如静下心来研究这些隐藏在幕后的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因为真正的财富密码,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工业粮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