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Bar Ilan大学Haim Cohen团队发现,长寿蛋白SIRT6通过“双阀门”精准操控肝脏硫化氢与甲基供体SAM,让老年鼠代谢瞬间回春,寿命直接拉满。
作者背景大起底
说到抗衰老领域的“顶流科学家”,以色列Bar Ilan大学的Haim Cohen教授绝对排得上号——这位被同行戏称为“小鼠回春妙手”的大神,可不是靠运气火起来的。
他深耕Sirtuin家族蛋白研究长达20年,是全球最早系统性探索SIRT6与寿命关联的科研先锋。更关键的是,他亲手打造了名为MOSES的SIRT6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模型,这个“长寿鼠”成了无数后续研究的黄金标准。
而他的黄金搭档Rafael de Cabo,则是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IA)的资深科学家,被誉为“卡路里限制活体教科书”——过去几十年,他几乎把“少吃延寿”这件事从现象做到机制,再到干预,研究得明明白白。
这两位“抗衰界双子星”联手,等于把衰老这条“恶龙”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他们这次在2025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重磅研究,不仅解释了SIRT6如何双管齐下调控代谢,更把人类通往“百岁健康”的路径照得透亮。说它是本年度最值得刷屏的长寿突破,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
赶紧放下你手里的代餐奶昔和轻断食打卡表——科学家已经不用“苦修”就能让衰老倒车了!就在你还在纠结今天要不要跳过早餐的时候,以色列和美国的顶尖实验室已经悄悄给23个月大的“鼠界奶奶”装上了“青春外挂”。
啥也不用做,不节食、不运动、不打针,只要在肝脏里轻轻“按”下两个分子开关,这只本该步履蹒跚、血糖紊乱、肿瘤高发的老鼠,瞬间变回3个月大的“运动健将”:跑轮速度翻倍、代谢指标稳如少年、炎症因子集体撤退、癌症风险断崖式下降!
这是刚刚发表在顶级期刊PNAS上的真实实验结果。今天这篇文章,我就要带你们扒开SIRT6这个“长寿开关”的底裤,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一边狂飙细胞能量气体硫化氢(H2S),一边精准锁死甲基化燃料SAM,实现“代谢重启”的。
衰老到底对我们做了什么
真正的“时间劫匪”其实是衰老本身。它干的第一件坏事,就是悄无声息地把我们体内的硫化氢(H2S)抽干。
没错,就是那个有臭鸡蛋味的气体!但在细胞里,H2S可不是废物,而是线粒体的“隐形充电宝”(线粒体又是细胞的充电宝)!
H2S它能扩张血管、保护神经、抑制炎症、修复DNA损伤,堪称细胞层面的“超级抗氧化剂”:一旦H2S水平暴跌,能量工厂就停工,血管变硬,脑子变慢,免疫系统开始乱开火。
更阴险的是,衰老同时还干了一件“火上浇油”的事:把甲基供体SAM(S-腺苷甲硫氨酸)推到失控高位。
SAM是体内甲基化反应的“燃料”,负责给DNA、RNA、蛋白质打上“开关标签”。但甲基化一旦过载或紊乱,基因表达就乱套——抑癌基因被沉默,炎症基因被激活,代谢通路集体跳闸。
结果就是:癌症、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这些老年病排队来敲门。
说白了,衰老不是单一故障,而是一场由“H2S枯竭 + SAM泛滥”引发的代谢系统性崩盘。
卡路里限制为什么封神
在抗衰老圈子里,卡路里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 CR)就是“永远的神”。
过去80年,无数实验证明:只要把热量摄入减少30%~40%,小鼠寿命就能延长30%以上,而且健康期(healthspan)大幅拉长。
但问题是——谁愿意一辈子啃生菜叶子、饿得两眼发绿?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疯狂寻找“CR模拟物”:一种能骗过细胞、让它以为“正在挨饿”但实际照常吃饭的神奇分子。SIRT6正是这个赛道上的头号候选者。
作为Sirtuin家族的一员,SIRT6是CR通路下游的核心执行者——当热量减少时,SIRT6会被激活,进而调控DNA修复、代谢稳态和炎症反应。但Cohen团队这次的研究彻底升级了它的地位:他们发现,SIRT6不仅能复刻CR的所有好处,还能干CR干不了的事!
比如,CR无法精准调控肝脏H2S水平,但SIRT6可以;
CR对甲基化代谢影响有限,但SIRT6能直接“掐住”SAM的生产源头。
换句话说,SIRT6不是CR的“学徒”,而是它的“超级进化版”。
实验设计高能剧透
为了验证SIRT6的“回春魔力”,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组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对照实验。
他们把小鼠分成四组:年轻野生型鼠(3个月)、老年野生型鼠(23个月)、年轻SIRT6过表达鼠(即著名的MOSES鼠)、老年SIRT6过表达鼠。
重点来了:所有老鼠都吃正常饮食,不做任何干预,唯一变量就是SIRT6的表达水平。实验终点聚焦在一个关键指标——肝脏硫化氢(H2S)产量。
结果震惊全场:
老年野生鼠的H2S水平比年轻鼠腰斩还多,几乎见底;
而老年MOSES鼠的H2S不仅没降,反而稳稳维持在“小鲜肉”水平,甚至翻倍!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这种效应只出现在肝脏,脑和肾完全不受影响——说明SIRT6的调控是高度组织特异性的,精准打击衰老核心器官,绝不伤及无辜。这就好比给汽车换了高性能引擎,但其他零件照旧,效率飙升还省油。
第一把钥匙:锁死半胱氨酸进口商Slc7a11
那么问题来了:SIRT6是怎么让肝脏H2S产量暴增的?答案藏在一个名叫Slc7a11的转运蛋白里。
这个蛋白江湖人称xCT,是细胞从外界“进口”半胱氨酸(cysteine)的主要通道。而半胱氨酸,正是合成H2S的关键原料之一。(NAC也能提高半光氨酸:NAC半胱氨酸提高干细胞修复能力三成 受损肠道30天重生)
听起来好像原料越多H2S越多?错!SIRT6玩的是“反向饥饿营销”——它故意切断原料供应,逼细胞启动内源合成通路。
具体怎么操作?SIRT6先找到转录因子Sp1,然后通过蛋白酶体途径将其降解(注意:mRNA水平没变,说明是翻译后调控)。Sp1一倒,Slc7a11的“营业执照”就被吊销,细胞外半胱氨酸进不来,细胞只能转而激活内源酶CGL(胱硫醚γ-裂解酶),把体内其他含硫氨基酸转化成H2S。
结果就是:原料看似减少,但H2S产量反而飙升!这招“逼上梁山”堪称分子层面的心理战,把细胞的应急机制变成了青春喷泉。
第二把钥匙:按住甲基化核弹SAM
但H2S不是越多越好——浓度过高会变成细胞毒气,引发氧化应激甚至死亡。
SIRT6显然早有预案,它立刻启动第二把钥匙:精准压制甲基供体SAM的产量。SAM由蛋氨酸腺苷转移酶Matα1催化合成,而SIRT6直接对Matα1下手。它通过去乙酰化作用,靶向修饰Matα1第235位的赖氨酸(K235)。乙酰基一去掉,Matα1的酶活性直线下降,SAM产量随之跳水。
更绝的是,去乙酰化还改变了Matα1的构象,让它无法与H2S合成的关键酶CBS(胱硫醚β-合成酶)结合——相当于从物理上切断了“SAM-CBS-H2S”这条潜在的失控回路。
这样一来,H2S既能维持在年轻水平,又不会过量中毒。双保险机制,稳得一批。难怪网友戏称SIRT6是“心机Boy”——它一边开源,一边节流;一边加速,一边踩刹车,把整个硫代谢系统调校得像一台高性能跑车。
乙酰化组学全景扫描
为了看清SIRT6的“全盘布局”,团队祭出了LC-MS/MS乙酰化蛋白质组学这台“分子雷达”。
他们在老年鼠肝脏中一口气检测到6349个乙酰化位点,其中374个被SIRT6特异性调控。
最震撼的是,超过90%的调控靶点不在细胞核的组蛋白上,而是在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这些代谢活跃区!这说明SIRT6早就不是传统认知中的“表观遗传调节器”,而是把战场扩展到了整个细胞。
通路富集分析更令人头皮发麻:TCA循环(三羧酸循环)、支链氨基酸代谢、脂肪酸β-氧化……这些核心能量通路全部被SIRT6“重新编程”。
相当于给老化肝脏来了一次深度“大扫毒”,把堆积几十年的代谢垃圾一键清空,重启年轻代谢模式。这种全局性调控能力,远超单一药物干预的想象。
长寿表型终极验证
理论再漂亮,也得看老鼠活得怎么样。
研究团队发现,老年MOSES鼠不仅肝脏H2S年轻,血清中的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也显著降低——而低IGF-1正是长寿的黄金标志之一(想想那些百岁老人,IGF-1普遍偏低)。
更硬核的验证来了:科学家给这些长寿鼠注射CGL抑制剂PAG(propargylglycine),强行阻断H2S合成。
结果?IGF-1水平瞬间反弹,代谢指标重回老年状态!这直接证明了“SIRT6 → H2S↑ → IGF-1↓ → 长寿”这条因果链是铁板钉钉。换句话说,SIRT6不是随机乱调代谢,而是精准操控一条已被进化验证的长寿轴。这种分子级别的“颜值管理”,比任何护肤品都管用。
人类百岁老人彩蛋
别以为这只是老鼠的故事。早在几年前,科学家就在人类百岁老人中发现SIRT6存在超强功能突变体——这些突变让SIRT6的单ADP核糖基化(mono-ADP-ribosylation)活性提升50%以上,DNA修复能力爆表,基因组稳如泰山。
现在,再加上这套“H2S-SAM双阀门”调控机制,人类长寿的拼图又补上了一块金光闪闪的碎片。很可能,那些活到100岁还头脑清醒、行动自如的老人,体内SIRT6不仅修DNA修得好,还悄悄把硫代谢和甲基化系统调到了“青春档”。而我们普通人,或许只需激活这个通路,就能无限接近他们的状态。
结语尖叫
说到底,衰老从来不是不可逆的“时间杀猪刀”,而是一套写在细胞里的“代谢程序Bug”。而SIRT6,就是那个能同时拧开两把钥匙的天才程序员——一把打开硫化氢的青春喷泉,一把锁死甲基化的失控列车。23个月的老鼠因此重返3个月巅峰,人类的“健康百岁”梦想也因此从玄学变成可计算、可干预、可复制的科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