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体重惊人
Kimi-K2 的“脑容量”1.03 TB,比 200 部 4K 电影还肥。
2. 内存大作战
直接上街买 12 根 96 GB 的 DDR5-6400 内存条,插满就像插 12 根辣条——总容量 1152 GB,花掉 7200 美刀。
内存速度 614 GB/秒,虽然比 512 GB 的 Mac Studio(819 GB/秒)慢一丢丢,但咱容量翻倍,性价比炸裂。
3. 主机拼拼凑凑
- CPU:AMD EPYC 9005 系列,12 通道内存的“怪兽”,1400 美刀搞定。
- 显卡:顺手塞一张 RTX 3090 或 5090,专门负责“非专家层”,就像请个外援打辅助。
全套不到 1 万美刀,跑 K2 能到 20~25 token/秒——相当于 1 秒钟蹦出 20 多个英文单词,写作业神器。
4. 现实暴击
- 真·实测:有人用 DDR5-4800 12 通道(384 GB)+ 单张 3090,Q4 量化下仅 18 token/秒。
- 不量化(FP8)?显卡得 20 GB 显存起步,3090 直接罢工,5090 才能上岗。
- 想全速?CPU 至少 32 核以上,8 核的 9015 就是“小马拉航母”,直接翻车。
5. 云端白嫖方案
Azure 的 HX176rs 虚拟机:1408 GB 内存、780 GB/秒带宽,一小时 8 美刀。
先掏 20 块租俩小时,云跑 K2 爽一把再决定要不要砸 1 万美刀,别当冤大头。
6. 终极省流
- 1 万美刀想在家爽跑原生 K2?——做梦。
- 真土豪:直接上双路 512 GB 的 M3 Ultra Mac Studio,跑 4bit 量化版,还能 mx.distributed 多台并联。
- 普通人:先云嫖测试,再考虑要不要卖肾。
好了,吹水完毕,各位同学量力而行,别为了 AI 把午餐钱全搭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