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q获7.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69亿美元,凭借自研LPU技术成为美国AI推理基建核心,服务超200万开发者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助力美国AI技术全球输出。
美国AI基础设施领域的一次大动作——Groq刚刚完成了7.5亿美元的巨额融资,估值直接飙到69亿美金!你没听错,69亿美金啊朋友们!这可不是普通的创业公司能拿到的数字。而且这次投资方阵容豪华到爆炸,领投的是Disruptive这家专门押注颠覆性科技的投资机构,黑石集团、Neuberger Berman、德意志电信资本伙伴全都来了,连一家西海岸的大型共同基金也悄悄进场,再加上老股东三星、思科、D1这些科技巨头持续加码,
说明什么?说明Groq这家公司已经不再是“潜力股”,而是实打实的AI基础设施核心玩家!
Groq自称服务超过两百万开发者和大量财富五百强企业,并在北美、欧洲、中东部署算力数据中心,目标是提供快速且低成本的AI推理基础设施。
当下AI不是只有训练,推理才是落地商业化、全球部署和成本控制的关键,Groq这次融资意味着资本对推理层的信心在上升,产业链可能迎来新一轮资源洗牌与竞争。
Groq是干嘛
这家公司由乔纳森·罗斯在2016年创立,他是谁呢?前谷歌TPU项目的核心架构师之一,真正懂芯片、懂算力、懂AI底层逻辑的技术大牛。
他当年就是因为看到了传统GPU在AI推理上的瓶颈,才决定出来自己干,搞出了一个叫LPU的东西——全称是语言处理单元,专为AI推理设计的硬件架构。
这个东西有多猛?简单说,它能让大模型响应速度提升几倍甚至十几倍,同时还能大幅降低能耗和成本。
现在整个AI圈都在卷大模型训练,但真正让AI落地、让用户感受到智能的,其实是“推理”环节。
比如你问ChatGPT一个问题,它回答你那一瞬间的计算过程就是推理。而目前全球90%以上的AI算力消耗都集中在推理阶段。
Groq做的就是把这个环节做到极致快、极致便宜:他们推出的GroqCloud平台,现在已经服务超过两百万开发者,还有大量世界五百强企业正在用他们的算力跑业务。从金融风控到医疗诊断,从智能客服到自动驾驶决策,哪里需要实时AI响应,哪里就有Groq的身影。
在前几天,白宫刚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明确提出要推动“美国AI技术栈”的全球输出。什么意思?就是要把美国自主研发的AI基础设施、芯片、软件工具链打包推向国际市场,形成类似“安卓生态”那样的技术霸权。而Groq作为完全在美国设计、制造、部署的AI推理平台,正好踩在这个战略风口上。它的数据中心不仅遍布北美,还在欧洲和中东快速扩张,已经成为“美国AI出海”的标杆案例。
Disruptive这家投资机构
他们是真有眼光!过去十年投中了Palantir、Airbnb、Spotify、Stripe、Slack、Databricks这些改变行业的公司,尤其是对AI相关企业的布局非常精准。
这次他们一口气砸了接近3.5亿美元进Groq,占总融资额近一半,可见信心有多足。
他们的创始人亚历克斯·戴维斯说得特别直白:“AI的发展不能只靠模型,背后的基础设施同样重要。”这话听着平淡,其实是在宣告:未来的AI战争,拼的不是谁家模型参数多,而是谁能提供最稳定、最快、最便宜的算力支持。
再来看Groq的技术优势:他们的LPU不是简单的芯片升级,而是一整套从硬件到编译器再到云平台的垂直整合系统。
传统GPU做推理时要经过复杂的调度和内存搬运,效率低延迟高;而Groq的架构采用确定性执行模式,所有指令提前编排好,就像高铁列车按时刻表运行一样精准,几乎没有等待时间。
实测数据显示,在运行LLaMA-3这类主流大模型时,Groq单卡吞吐量能达到每秒上千个token,几乎是英伟达H100的三倍以上!而且价格还更低,这对企业客户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而且你们发现没有,这次融资名单里出现了德意志电信这样的通信巨头!这意味着什么?说明Groq已经开始和全球电信网络深度融合,未来可能会把AI推理能力直接嵌入5G边缘节点,实现“随时随地调用超强AI”。你在手机上说话,信号传到最近的基站就能完成语义理解、情感分析、自动回复,根本不需要回传到遥远的数据中心。这种低延迟体验,才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基础。
还有三星和思科的持续跟投也值得深挖。三星是存储和晶圆代工的重要角色,思科则是全球网络设备老大。他们的支持意味着Groq不仅拿到了钱,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资源协同。换句话说,这家公司在供应链层面已经构建起了护城河,不是随便哪个初创团队拿点代码就能复制的。
对行业的连带影响:从芯片到云服务的连锁反应
Groq的扩张意味着对LPU生态、数据中心合作伙伴、电源与散热解决方案、以及软件栈(编译器、调度器、模型优化工具)都会产生溢出效应,整个推理供应链会被重新审视。这也会推动云厂商、服务器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与本地数据中心提供商重新布局,以赢得Groq或其竞争对手的合作与整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