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科技巨头狂砸950亿!AI新基建风暴来袭

全球四大科技巨头2025年Q2资本支出激增至950亿美元,全年预期上调至3590亿,AI基建进入加速期。英伟达作为核心受益者,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前夜,周期底部或是最佳布局时机。

最近很多人疑惑:AI和英伟达是不是到头了?
英伟达股价回调了,博通说要抢份额,中国客户受限,GPU交付延迟……各种利空消息满天飞。

但这些短期噪音根本掩盖不了一个核心事实——全球四大科技巨头正在疯狂砸钱搞AI基建,而且才刚刚开始!

先来看一组震撼数据:
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一度担心AI热潮降温,因为四大巨头总资本支出环比下降了2%,这是过去八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滑。很多短线资金吓得赶紧跑路,英伟达股价也跟着震荡。但这只是暂时的“施工暂停”——不是不想建,而是电没接上、地没批下来、设备还没到位!

果然,第二季度数据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

  1.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二季度资本支出高达224亿美元,环比暴涨30%;
  2. 亚马逊狂砸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9%;
  3. 微软24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4. Meta更是花了170亿美元,同比翻倍!

四家公司加起来,Q2总投入接近950亿美元,比上一季度猛增23%,全年预期直接从年初预计的3000亿上调到3590亿美元!

更关键的是,这些钱不是随便花的,全集中在AI数据中心、GPU集群、高速互联、冷却系统这些硬核领域。

换句话说,每一分钱都在为英伟达的Hopper和Blackwell芯片铺路!你以为博通能靠定制芯片挑战英伟达?醒醒吧,现在连谷歌自己都在大量采购英伟达GPU,同时自研TPU Ironwood还没量产呢!亚马逊一边推Trainium,一边继续部署十几万台Hopper显卡!

微软更是明牌打出来:Azure云服务单季收入750亿美元,增长34%,CEO纳德拉亲口说他们已经建成了超过2吉瓦的新算力容量,相当于几十个大型数据中心同时上线!他还放话:“我们在AI基础设施上领先所有对手。” 这是什么信号?就是需求压倒供给,客户宁愿等也要用英伟达的方案!

再说谷歌,它把2025年资本支出目标一口气提高到850亿美元,就是为了赶制下一代TPU和配套的数据中心。但他们自己也承认,Ironwood要到年底甚至明年年初才能交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至少六个季度内,英伟达依然是训练市场的绝对王者!

亚马逊这边也不甘落后,原本预计全年投入1000亿美元,现在分析师普遍认为会突破1170亿!AWS虽然增速被微软拉开,但管理层明确表示要加速建设,弥补产能缺口。而他们的主力AI芯片Trainium 3还在路上,短期内根本离不开英伟达的支持。

Meta更狠,不仅把服务器采购量拉满,还推出了自己的MTIA加速器,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是全球前三大的AI硬件买家,而且预计2026年还要继续大幅增加投入。他们用AI优化广告推荐的效果立竿见影,ROI越来越高,这就形成了正向循环——赚更多钱 → 投更多算力 → 赚更多钱!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所谓的“AI泡沫论”完全是外行看热闹的说法。真正的内行人都知道,我们现在正处于一场堪比工业革命级别的技术变革初期。就像当年互联网刚起步时,有人质疑“网站能赚钱吗”,结果后面二十年彻底改变了世界。

更重要的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当英伟达处于两代产品交替的低谷期,往往就是最佳布局窗口。2018年游戏业务下滑,2022年疫情后需求疲软,哪一次不是跌到底后迎来史诗级上涨?这次也不例外。当前的调整,正是新一轮爆发前的蓄力阶段。

按照往年规律,下半年资本支出通常占全年的55%左右。如果今年继续保持这一节奏,那么仅下半年就还有约2180亿美元要投出去!这意味着全年实际支出可能逼近3900亿美元,远超目前市场预期。而这每一笔钱,都会变成英伟达财报上的营收和利润。

所以那些因为短期竞争担忧就看空英伟达的人,完全忽略了最根本的驱动力——全球顶级科技公司的集体行动方向。它们不会集体犯错,也不会集体撒谎。当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全都掏出真金白银往AI基础设施里砸时,你唯一该做的,就是跟上这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