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伦敦初创企业Nscale宣布完成11亿美元的B轮融资,这一轮次创下欧洲历史上最大B轮纪录,由挪威投资巨头Aker ASA领投,英伟达、戴尔(Dell)、诺基亚(Nokia)、蓝鸥资本(Blue Owl)、富达管理与研究公司(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G Squared、Point72和T. Capital等重量级玩家参与。
该融资超额认购,凸显投资者对AI基础设施的狂热追捧。
Nscale计划利用这笔资金加速全球AI算力数据中心部署,重点推进“AI工厂”项目,如Stargate UK和Stargate Norway,这些项目将部署数万块英伟达GPU,助力OpenAI等巨头构建超级计算能力。
这一事件并非孤例,而是云服务增长与GPU需求交织的缩影。
2025年,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将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云计算巨头如微软、亚马逊和谷歌正争相扩建数据中心,而英伟达的H100和Blackwell系列GPU已成为标配。
Nscale的崛起,不仅标志着欧洲AI生态的觉醒,更折射出云服务从传统存储向AI计算转型的深刻变革。这种转型正为英伟达注入强劲动力,其股价在过去一年已累计上涨逾150%,市值稳居全球半导体之首。
本文将深入剖析Nscale融资背后的市场逻辑,探讨云服务增长如何点燃GPU需求的烈火,并展望这一趋势对科技财经的深远影响。
Nscale:欧洲AI云基础设施的“新星”
Nscale成立于2023年,总部位于伦敦,被誉为“neocloud”(新一代云),专注于构建AI原生云平台。该公司不同于传统云提供商如AWS或Azure,它强调垂直整合,从硬件采购到软件优化,全栈覆盖AI工作负载。
Nscale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AI工厂”模式:这些数据中心专为训练大型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AI设计,采用英伟达GPU集群作为计算核心,并集成可再生能源以降低碳足迹。
- 此次11亿美元B轮融资是Nscale成立以来最大一笔资金注入,此前其A轮已吸引Sandton Capital等早期投资者。
- Aker ASA领投2.85亿美元,获得9.3%股权,凸显挪威资本对欧洲AI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
- 英伟达的参与尤为关键,不仅提供资金,还将深度合作供应Blackwell GPU,确保Nscale的集群在2026年前达到10万块规模。
- 其他投资者如戴尔(提供服务器硬件)、诺基亚(网络优化)和蓝鸥资本(专注基础设施基金)进一步强化了生态闭环。
资金用途清晰而雄心勃勃:
Nscale将加速在欧洲、北美和中东的AI基础设施部署,目标到2027年运营20个以上数据中心。
其中,Stargate UK项目与OpenAI和微软合作,计划在英国新建AI超级计算机,配备12万块英伟达Blackwell GPU,年计算力达数百万PetaFLOPS。
Stargate Norway则聚焦挪威北部,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部署10万块GPU,形成“绿色AI工厂”。
这些项目不仅是硬件扩张,还包括软件创新:Nscale即将推出微调服务(fine-tuning service)、高级推理API(advanced inference APIs)、AI Studio开发工具、编排平台(orchestration tools)和私有云增强功能,帮助企业无缝迁移AI工作负载。
Nscale的快速扩张得益于欧洲AI政策的东风。欧盟《AI法案》虽严苛,但鼓励本土基础设施投资,英国政府亦推出“AI增长计划”,承诺10亿英镑补贴数据中心。
与此同时,Nscale已与微软Azure和OpenAI签订战略协议,后者将Stargate项目扩展至欧洲,作为ChatGPT全球训练的后备基地。
在X平台上,这一融资消息迅速发酵
投资者如@REXShares称其为“AI基础设施加热”的信号,帖子获数千浏览。
另一帖子@CNBCi强调,Nscale的融资标志欧洲AI从“追赶者”向“领导者”转型。
总体而言,这一轮融资不仅为Nscale估值飙升至50亿美元以上,更为欧洲云生态注入新活力。云服务市场的爆发性增长:AI驱动的万亿赛道2025年,云服务市场正迎来爆炸式增长。
根据Omdia预测,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将从2024年的2500亿美元跃升至2025年的42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67%。
这一势头源于生成式AI的普及:
从ChatGPT到企业级LLM,企业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呈指数级上升。云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和虚拟机,而是转向“AI即服务”(AIaaS),数据中心容量预计将翻番。
关键驱动因素包括:
- 一是AI模型规模的膨胀。OpenAI的GPT-5训练需数百万GPU小时,云巨头如亚马逊AWS已部署超50万块英伟达H100。
- 二是边缘计算与5G融合。诺基亚等电信厂商正将云服务下沉至边缘,推动实时AI应用,如自动驾驶和智能制造。
- 三是地缘政治因素。欧洲数据主权需求上升,Nscale等本土玩家填补了美欧云服务差距,避免数据外流风险。
市场数据进一步佐证这一趋势。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最近财报电话会上表示,AI云市场规模将达3-4万亿美元,数据中心收入占比已超80%。
Nebius(前Yandex云)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AI云收入增长150%,GPU利用率接近峰值。
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将增加20%,相当于新增一座核电站规模。
在X上,@Light_Reading帖子讨论Nscale与诺基亚合作,强调AI云对电信网络的冲击。
然而,增长也伴随挑战:供应链瓶颈和能源短缺。英伟达GPU供不应求,TSMC产能满载;数据中心冷却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技术创新。
尽管如此,云服务增长的势头不可逆转,它正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为GPU制造商带来黄金机遇。
AI基础设施浪潮下英伟达GPU的“黄金时代”云服务的AI转型,直接转化为对英伟达GPU的强劲需求。
Nscale的Stargate项目便是典型:仅Norway站点就需要10万块GPU,年采购额超10亿美元。
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以其4倍于H100的训练效率,成为AI云的首选。
2025年第二季度,英伟达数据中心营收达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6%,Blackwell芯片出货量已破百万。
这一需求源于AI计算的“摩尔定律scaliing law”式扩张。训练一个万亿参数模型需数千GPU集群,云平台如CoreWeave和Nscale正竞相构建“GPU即租”服务。
OpenAI与英伟达的10GW合作,将部署数百万GPU,投资规模达1000亿美元。
英伟达不只供应硬件,还提供CUDA软件栈和DGX系统,确保生态锁定。
财经视角下,这一动力已转化为股东价值。
英伟达2025财年EPS预计达5.2美元,市盈率虽高企于60倍,但AI云渗透率从10%升至30%的潜力支撑其估值。
竞争中,AMD和Intel虽发力MI300和Gaudi芯片,但英伟达市占率稳超80%。
X平台热议中,@mvcinvesting 帖子称Nscale融资强化英伟达的“护城河”,获数百点赞。
此外,英伟达投资Nscale等初创,间接刺激下游需求,形成“飞轮效应”。与Nscale类似,CoreWeave和Lambda Labs也获数十亿美元融资,全赖GPU集群扩张。
英伟达的回应是加大R&D投入,2025年研发预算达600亿美元,聚焦下一代Rubin GPU。
总体上,云服务增长正将英伟达从“芯片公司”升华为“AI基础设施平台”。投资者信心满满:AI云的长期红利投资者对AI云的热情有目共睹。Nscale融资中,富达和Point72等对冲基金的加入,显示机构资金正涌入基础设施赛道。
Aker的战略投资,不仅为Nscale提供资金,还带来挪威能源资源,助力可持续AI。
在X上,@Invest_In_GB称此为“英国AI投资黄金期”。
展望未来,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AI将贡献15万亿美元全球GDP,云服务占比超30%。 英伟达GPU需求将持续强劲,受益于此的不仅是股价,还有整个科技供应链。
结语:
GPU动力不止,云时代蓄势待发Nscale的11亿美元融资,是云服务增长赋能英伟达GPU的生动注脚。这一趋势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推动创新与繁荣。投资者宜密切关注,AI云的浪潮,正迎来下一个万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