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首台百亿次超算正式上线:24000颗英伟达芯片打造


欧洲史上最强大脑上线!德国“朱庇特”超算正式点火,24000颗英伟达芯片狂飙,每秒计算超一百亿亿次,存储接近100万TB!从气候预测到攻克疾病,从AI到量子模拟,它或许就是人类未来的钥匙。

欧洲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朱庇特”在德国正式启用,性能全球第四,将用于气候模拟、医学研究、人工智能与量子模拟,标志着欧洲科技新里程碑。

一台机器在一秒钟内,能完成超过一百亿亿次计算!听起来像是科幻片里的设定,但这台机器已经真实存在,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的欧洲。它的名字叫“朱庇特”,刚刚在德国的于利希科研中心正式启动。有人说,这是欧洲科技最重磅的一步棋;也有人说,它可能是未来几十年改变人类命运的“终极武器”。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来头?

科幻感拉满:24000颗英伟达超级芯片

朱庇特可不是一台普通的电脑,它是由整整50个集装箱大小的模块组成,占地2300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在它的“加速模块”里,塞进了6000个节点,每个节点都装有英伟达GH200“格雷斯·霍普”超级芯片,总数高达24000颗。这些芯片不仅能处理海量数据,还内置了Arm架构的CPU核心,每个节点288核,跑起来就像军队在整齐冲锋。

而在“集群模块”中,欧洲还展示了自己的肌肉——使用自主研发的SiPearl“瑞亚1号”处理器。1300多个节点,每个节点两颗处理器,每颗80核心。既借力英伟达的全球顶尖硬件,又保留欧洲的独立性,这一步堪称战略布局。

性能炸裂:全球第四的超级怪兽

别看名字文艺,朱庇特的本事一点也不浪漫。它能在科学计算中跑到超过一百亿亿次运算的速度,还能在人工智能领域爆发出90个百亿亿次的算力。这意味着什么?

打个比方,如果人类大脑算力是“滴答”慢速模式,那么朱庇特就是“光速”模式。它一秒钟能完成的计算,比人类历史上所有计算器加起来还要多。

而且,它还自带接近一百万TB的存储,约等于1 EB。普通人用的笔记本硬盘可能只有1TB,它相当于100万台笔记本同时开机。就算你想安装《使命召唤:黑色行动6》的所有版本,恐怕都塞不满它的硬盘。

不只是算力,更是人类未来的钥匙

这台机器并不是为了玩游戏,它的任务非常明确:服务人类的重大科研。

比如,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已经在用朱庇特进行气候模拟,它能比以往更精确地预测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未来几十年,全球变暖到底会造成多大冲击,它能给出最清晰的答案。

在医学研究上,它能模拟蛋白质在细胞中的组装过程,为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开辟新思路。它还能用在神经科学领域,绘制人类大脑的全景图,让我们更接近解锁“意识之谜”。

更前沿的方向,比如量子模拟、粒子物理实验,还有开发新一代视频压缩技术,都在它的研究清单里。换句话说,它不仅是科学家的实验平台,更可能是未来科技的加速器。

英伟达与欧洲:合作与独立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朱庇特的核心硬件来自美国的英伟达,但欧洲同时也把自主研发的SiPearl芯片纳入其中。这种组合既能保证顶尖性能,又能防止完全依赖外部技术。

根据英伟达的数据,朱庇特内部有51000条高速网络连接,传输速度足以超过全球任意时刻的全部互联网流量三倍。这让它不仅是一台超级计算机,更是一个超级“信息高速公路”,能同时支持成千上万的研究任务,毫不拥堵。

结尾:科技浪潮里的未来引擎
朱庇特的上线,不只是欧洲的荣耀,更是人类科技的一次飞跃。它能帮我们预测气候危机,攻克医学难题,推动AI和量子计算,甚至可能揭示大脑和宇宙的秘密。
或许未来几十年,当人类回顾这一天时,会发现朱庇特的启动仪式,不仅仅是剪彩,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未来引擎”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