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03机器人来了!能洗碗扫地爬楼梯,真能进你家干活?
Figure AI公司刚刚发布了他们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这是真正瞄准家庭和商业场景、准备量产上架的“家务全能选手”。据说它能洗碗、拖地、收拾房间,还能自己上下楼梯、绕过障碍物,甚至能听懂你的语音指令,像真人一样干活!
那么,Figure 03到底强在哪里?咱们先看硬件。这台机器人身高1.68米,差不多是个普通女生的个头,体重60公斤,不算笨重。它一次充电能连续工作5个小时,移动速度达到每秒1.2米——比普通人走路还快一点。最关键的是,它能负重20公斤,也就是说,搬个米袋、提个购物袋完全不在话下。而且它是全电动设计,没有外接管线,看起来干净利落。
更厉害的是,Figure 03是Figure AI第一款专门为“大规模量产”而设计的机器人。
什么意思?以前的人形机器人,比如Figure 02,更多是工程验证机,零件都是手工组装、成本极高。但Figure 03不一样,公司直接采用了工业级制造工艺,比如压铸、注塑和冲压,大幅降低生产难度和成本。他们甚至建了自己的垂直整合供应链,连电机、电池、传感器、电路板这些核心部件都自己研发生产,不依赖外部供应商。
这说明Figure AI不是玩票,是真的想把机器人卖到千家万户。
生产方面,Figure AI已经规划好了位于BotQ工厂的生产线,初期年产能1.2万台,四年内目标是年产10万台!这个数字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堪称激进。要知道,目前全球能稳定量产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几乎为零。如果Figure真能做到,那绝对是行业里程碑。
再来看它的“大脑”——Helix人工智能系统。这是Figure自家研发的“视觉-语言-动作”一体化模型,简单说,就是让机器人能“看懂”环境、“听懂”指令、“做出”动作。
CEO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特别强调:“视频里所有动作都不是远程操控,全是机器人自主完成!”这句话分量很重,因为很多机器人公司发布的演示视频其实靠后台人工遥控,而Figure敢这么讲,说明他们对AI的自主决策能力有相当信心。
具身智能性真的来了
不过,光说不练假把式。Figure 03到底能不能真干活?咱们看看它的实际功能。官方宣称,用户只需用语音下达指令,比如“把碗放进洗碗机”或“把客厅拖一下”,机器人就能自己规划路径、识别物体、完成任务。它还能适应复杂家庭环境——比如家里突然多了个玩具、宠物挡路、或者厨房布局变了,它都能动态调整策略。更牛的是,它能自己上下楼梯,这在人形机器人里可是高难度动作,很多竞品连平地走稳都费劲。
为了实现这些能力,Figure 03在传感器上做了全面升级。相比上一代Figure 02,它的摄像头帧率翻倍,延迟降低75%,视野扩大60%。这意味着它“看”得更快、更广、更准。最绝的是,它连手掌里都装了摄像头!为什么?因为当你伸手进橱柜拿东西时,主摄像头会被手臂挡住,这时候手上的摄像头就能提供“第二视角”,确保不会抓错或打翻东西。这种细节设计,说明Figure团队真的在模拟真实家庭场景。
再说说它的“触觉”。Figure发现市面上的触觉传感器太脆弱,干脆自己研发了一套。新传感器灵敏到能感知一枚回形针的重量!手指表面还用了更柔软的材料,抓玻璃杯、拿鸡蛋都不怕打滑。这种级别的精细操作,是做家务机器人的核心门槛——毕竟谁也不想让机器人把自家碗碟全摔了。
安全方面也没落下。Figure 03在容易夹手的关节处加了泡沫缓冲,外壳还用了可水洗的纺织面料,脏了直接拆下来洗。而且这“衣服”还能换颜色、换款式,未来说不定能出联名款!充电方式也很智能——无线充电,机器人自己走到充电板上就能补电,功率高达2千瓦,回血速度杠杠的。
但问题来了:吹得这么神,真的靠谱吗?这里就得泼点冷水了。
目前所有演示视频都来自Figure自家,没有第三方评测,也没有独立实验室的性能数据。
价格?没说。什么时候能买到?没说。续航在真实家庭中能撑多久?也没说。更重要的是,AI模型Helix的具体架构、训练数据、推理能力等技术细节,公司几乎闭口不谈。今年早些时候,Figure还终止了和OpenAI的合作,转而自研大模型,CEO甚至说“AI模型正在变成大宗商品”——这话听着豪气,但也暴露了他们对核心技术的保密心态。
最关键的是那个老难题:“现实鸿沟”(reality gap)。实验室里地板干净、光线充足、物品摆放整齐,机器人当然表现完美。但真实家庭是什么样?地上有狗粮、沙发上堆着衣服、厨房台面油乎乎的,孩子还随时乱扔玩具……在这种混乱环境中,Figure 03真能不出错吗?目前没人知道。而且,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售价可能数万美元的人形机器人,真的比扫地机器人+洗碗机+人工保姆更划算吗?这也是个大问号。
不过话说回来,Figure AI的野心确实不小。他们不只是想做个玩具,而是要打造一个能真正替代人力的通用机器人平台。如果Figure 03真能实现宣传中的80%,那它将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重要转折点。
毕竟,从特斯拉的Optimus到波士顿动力的Atlas(其实波士顿动力机器人都是人工操控智能),大家都在探索这条路,但Figure是少数敢直接瞄准家庭场景、并规划量产的公司。
最后总结一下:Figure 03代表了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最高集成水平——更强的感知、更灵巧的操作、更自主的AI、更成熟的制造。但它能否跨越从“演示成功”到“用户满意”的最后一公里,还得看实际落地表现。
机器人终于不表演了,而是可自主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