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漂亮真的站在“超算中心危机”的悬崖边上吗?

我们真的站在“超算中心危机”的悬崖边上吗?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紧迫!随着人工智能爆炸式发展,全球对算力和电力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

亚马逊云服务(AWS)、甲骨文云基础设施(OCI)这些巨头,原本以为自己建得够快、扩得够猛,结果发现——根本追不上AI模型训练和推理的胃口!

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算力军备竞赛”悄然打响:云厂商不再单打独斗,而是疯狂联手数据中心运营商、电力公司,甚至挖矿企业,提前锁定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计算资源和绿色能源。

看看这些震撼市场的交易吧!
Nebius集团(NBIS)刚刚和微软签下超过170亿美元的多年期AI基础设施大单,这可不是买几台服务器那么简单,而是整座AI算力城市的蓝图。

Cipher Mining(CIFR)则通过Fluidstack平台,为谷歌撑起一个高达30亿美元的托管与AI算力交易,把闲置的比特币矿场摇身一变,成了AI时代的“算力兵工厂”。

再看Applied Digital(APLD),直接和CoreWeave签下数百兆瓦的电力租赁协议——而CoreWeave正是OpenAI背后的关键算力供应商之一。

更夸张的是CoreWeave自己,豪掷220亿美元以上,与一家名为CRWV的公司签下AI计算合同,目标直指下一代大模型训练。

不仅如此,CoreWeave还干脆收购了Corz(CORZ),把AI托管业务直接吞进肚子里,打造闭环生态。

而Wulf(WULF)也没闲着,和Fluidstack(背后有谷歌支持)签下超过200兆瓦、长达10年的托管协议,等于提前把未来十年的“电”和“机柜”都锁死了。这已经不是扩张,这是“囤积”!

但光有超算数据中心还不够,AI吃电如喝水。一台训练万亿参数模型的超级集群,耗电量堪比一座小城市。于是,能源巨头们也纷纷下场,和科技巨擘签下史诗级长期购电协议(PPA)。

比如,康斯托克能源(CEG)和微软签下20年核能供电协议,确保AI数据中心有稳定、低碳的“血液”。

AES公司则为Meta在德克萨斯州和堪萨斯州布局65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专供其AI基础设施。

NextEra Energy(NEE)更猛,在内布拉斯加州为谷歌打造420兆瓦太阳能+680兆瓦时储能电池的超级组合,让绿电昼夜不断供。

BEP(Brookfield Renewable)甚至和微软达成覆盖全球、高达10.5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合作框架——这相当于10座大型核电站的输出!德国能源巨头RWE也加入战局,与亚马逊联手,为AWS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Enbridge(ENB)则为Meta在德州签下600兆瓦的太阳能PPA,把阳光直接“泵”进AI芯片。

更有趣的是,一些边缘玩家也开始押注这场危机:
比如EOS Energy Enterprises(EOSE),正尝试用锌基蓄电池替代传统锂电池,为数据中心提供更安全、更持久的备用电源。

Iris Energy(IREN)手握约2.91吉瓦的电网电力合同,虽尚未公开超大规模AI客户,但明显在布局“可再生能源+算力”的新赛道——毕竟,在碳中和时代,谁掌握绿电,谁就掌握AI的命脉。

这一切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正处在一个临界点:AI的算力需求已远超传统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全球科技巨头不再等待市场自然调节,而是用资本和合同“抢滩登陆”,提前瓜分未来十年的电力与机柜资源。这不是普通的供需紧张,而是一场结构性的“数据中心危机”——算力、电力、土地、冷却、人才,每一环都绷到了极限。

AI算力爆炸引发全球数据中心与能源危机,科技巨头提前锁定十年电力与机柜资源,结构性短缺已成定局。

ARE WE I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