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全球投资者屏息凝神,盯着屏幕等一个数字:英伟达最新季度的营收。
结果一出来,整个科技圈都炸了: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6%!利润更是夸张,264.2亿美元,涨了59%!这哪是财报?这分明是科幻小说里的“未来经济”提前上线了。
你可能会问,这数字到底有多离谱?这么说吧,英伟达Nvidia一个季度赚的钱,比很多国家一整年的GDP还多。
它的芯片,现在不是“卖”的,是“抢”的。
每周7.2万片Blackwell芯片被扫空,每片定价3万美元,相当于你买一块显卡,顺便送你一辆特斯拉Model 3。可即便如此,Meta、Google、微软这些科技巨头还是抢着下单,生怕晚一步就被AI时代的列车甩下车。
黄仁勋穿着他那标志性的皮夹克,站在发布会镜头前,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实则一句话就把整个科技圈的命运定了调:“AI竞赛已经开跑,而我们的芯片,正坐在驾驶座上。”这话听着像广告词,但现实比广告还魔幻。
英伟达如今占了标普500总市值的7.5%,这意味着你每投100块钱进美股大盘,就有7块5是押在黄仁勋和他的GPU帝国上。难怪有人说,现在不是英伟达跟着市场走,是整个市场在跟着英伟达呼吸。
可神奇的是,财报一出,股价居然跌了3%,因为大家看到了最前沿大模型GPT5的停滞缓慢。AI的尽头,可能不是神迹,而是堵车。
GPT-5呢?那个被寄予厚望、能写小说、懂哲学、还会安慰你妈的“超级智能”呢?它卡住了。 不是技术瓶颈那么简单,是根本性的“智能天花板”开始显现。OpenAI内部消息不断泄露:训练成本指数级飙升,但性能提升却越来越像挤牙膏。GPT-4到GPT-4.5,多了个“视觉理解”,结果发现它连验证码都认不全;说好的“推理能力突破”,实测下来还不如一个高中生做数学题。至于GPT-5?项目代号都改了三次,最后被大众媒体调侃。
这就尴尬了。Nvidia卖的不是过去的算力,而是未来的预期。投资者买A100、H100、Blackwell,不是为了跑GPT-3.5,而是为了“迎接AGI降临”。可现在,AGI没来,GPT-5却像极了你家那个“再读一年高三”的复读生:模考成绩一次比一次差,补习费却越交越多。
于是,一场诡异的“供需错位”出现了:上游,Nvidia火力全开,芯片产能拉满,连仓库地板上的灰尘都被扫起来封装成“测试样品”卖了;中游,Meta、Google、微软砸下千亿美元建数据中心,电力公司笑出猪叫,连北极圈的服务器农场都在规划中;下游,用户打开ChatGPT,问:“你能帮我写个能上市的商业计划书吗?”AI答:“当然!第一步,你需要一个伟大的想法……”
更讽刺的是,AI公司自己也开始怀疑人生。Google的Gemini团队被曝内部裁员,重点从“通用智能”转向“办公自动化”;Meta的Llama 4被悄悄降级为“增强版推荐算法”;就连OpenAI,也开始大力推广“AI员工助手”,让你用GPT帮你回邮件、做PPT——从“拯救人类文明”降维到“帮你糊弄老板”。
英伟达 提出 的物理AI与具身智能性 根本不靠谱,依靠机器人像人类那样漫长进化涌现出智能,简直是宗教信仰仪式和表演秀,只有“指鹿为马”的符号上下文计算器才稍微有点智能。
另外,分析师预测,今年Nvidia应该从中国能赚160亿美元,明年可能冲到560亿——可公司在财报里却说:“我们这季度,没算中国市场的收入。”这让投资者对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产生悲观预期。
最近Meta自己不买芯片了,而是和谷歌签订云计算合同,直接租用谷歌强大一流的数据中心机房,因为你英伟达芯片再牛,也是做大机架,这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又是光通信,又是铜缆高速,把你纠结得不行,可惜在一个机架里存在扩展性和吞吐量天花板,而在可以容纳无数个机架的机房里几乎没有天花板。
所以,芯片算力到头了,下一步AI军备竞赛在AI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