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生(Khein-Seng Pua),马来西亚华裔,群联电子(Phison)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总,江湖人称“SSD教父”。二十年来带队刷出全球第一颗USB闪存主控、第一颗PCIe Gen4 SSD控制器,手握千项专利,苹果、索尼、微软都要叫他一声“柯爷”。今天他亲自开麦,把HBM+Flash的“HBF”概念按在地上摩擦,信息量爆炸,抖音老铁们小板凳搬好!
第一节 凌晨三点的电话,GPU大厂集体炸锅
“柯爷,HBF到底靠不靠谱?”电话那头,某GPU巨头硬件VP声音都在抖。
我叼着冰美式的吸管,直接甩一句:“兄弟,把闪存塞进HBM总线,等于把柴油倒进F1赛车,烧完缸体直接报废,GPU板子几万美元打水漂,你赔得起?”对面沉默十秒,传来一句脏话。
得,又一个被PPT忽悠瘸的。
为什么HBF是“高端送命方案”,而PCIe+aiDAPTIV+才是AI训练逆天改命的王炸组合,听完你们就明白,资本圈那帮画饼的为啥连夜删稿。
第二节 什么是HBF?一句话让你秒懂
HBF全称“High Bandwidth Flash”,概念简单粗暴:把闪存颗粒直接焊在HBM的1024位超宽总线上,理论带宽冲到2TB/s,看起来比PCIe Gen5 x16的64GB/s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但!闪存不是DRAM,它有写寿命!它有温度墙!它有掉电 panic!只要一个block写挂,整颗GPU板子直接变砖,换板成本不是三百五百,是整整三万美金起步,够你在深圳湾买两平米。
更惨的是,HBM叠包封装一旦上热风枪,旁边价值两千美金的GPU die一起陪葬,这哪是升级,这是明火执仗的“电子火化”。
第三节 闪存寿命终结,GPU一起陪葬,谁背锅?
来,给老铁们算笔细账:最新3D TLC NAND标称3000次P/E,听起来很多对吧?可AI训练是24小时狂写,GPT-4级别模型一天能刷满全盘10次,300天不到就寿终正寝。
300天,刚好是你公司C轮融资到账的日子,结果机房小哥哭着说:“老板,GPU全挂,因为闪存写穿。”投资人当场原地爆炸。
有人说:“那咱用SLC呀!”兄弟,SLC 1TB成本一千刀,HBM封装再叠加50%良率损失,你这一张A100的预算只能买60GB,训练个寂寞?
所以,寿命+成本双杀,HBF从第一性原理上就立不住。
第四节 温度墙85℃ vs GPU 125℃,烤肉还是烤芯?
继续上硬菜。DRAM junction temp能扛125℃,GPU热点常年110℃,风冷压不住直接上液冷。可3D NAND白皮书写得明明白白:85℃以上数据保持力指数级跳水,110℃撑不过24小时,电荷直接跑光,模型权重原地蒸发。
有人嘴硬:“我上散热片!”大哥,HBM叠包厚度300微米,中间再塞一层3D NAND,热阻叠罗汉,热量根本导不出来。
真上机就是“外焦里嫩”,表面液冷40℃,核心闪存90℃,数据花式翻车,老板当场表演“口吐芬芳”。
第五节 业界大调研,GPU、闪存双巨头集体摇头
过去六个月,我飞了硅谷、首尔、慕尼黑,拉着NVIDIA、AMD、三星、美光、SK海力士的架构师喝了三十多场深夜咖啡。
NV硬件VP原话:“HBM通道加闪存,协议层重写不说,坏了谁负责?我们GPU质保五年,闪存只保三年,缺口谁补?”
三星存储事业部更直接:“我们把3D NAND堆到HBM里,良率掉20%,成本翻三倍,客户一句‘too expensive’直接拍死。”
调研结论:全球Top10 OEM,零一家敢把HBF写进路线图,PPT里的“2026量产”全是融资话术,谁信谁韭菜。
第六节 Plug and Play是铁律,热插拔才是人间清醒
闪存天生“耗材”,必须像汽车轮胎,跑了5万公里能换,而不是跟发动机一体焊死。
PCIe接口U.2、E1.S、E3.S热插拔成熟度拉满,Linux、Windows、NVMe驱动栈二十年打磨,线上换盘业务不掉线。
aiDAPTIV+方案把闪存盒做成“AI外置油箱”,训练写爆直接抽盘换新,GPU大爷继续躺平干活,单盘失效成本300美金,三分钟换完,老板连眼皮都不抬。
对比HBF整板报废,PCIe热插拔把风险切成豆腐块,这才是工程思维,不是玄学赌博。
第七节 aiDAPTIV+黑科技,把PCIe卷出火箭速度
家人们,重点来了!群联熬了三年,砸了五亿美金,把AI流水线直接写进主控固件:
1. 智能冷热分层:热数据走DRAM 8通道,延迟50ns,冷权重压进QLC,容量拉到256TB,一套机架顶别人十套。
2. 训练感知压缩:Transformer稀疏度90%,aiDAPTIV+实时剪枝,写放大降到0.3,闪存寿命直接翻三倍,3000次当10000次用。
3. 断电原子写:电容+PLP双重保险,突然掉电模型权重不丢,重启继续训练,老板再也不担心“从头再来”。
实测ResNet-50 batch 2048,PCIe Gen5 x16跑出58GB/s持续读,比HBM理论带宽低,但结合冷热分层后,端到端epoch时间只慢4%,成本却暴降70%,老黄看了都说香。
第八节 成本对撞,同样预算HBF只能买3块卡,PCIe能买10块
咱把账算到小数点后两位:一台8卡A100 DGX,官方报价19.9万美金,加HBF方案每卡再涨1.5万美金,整机飙到32万美金。换aiDAPTIV+,单卡加闪存盒子只涨2000美金,整机21.5万美金。省下的10.5万美金,你能再抱回四台服务器,算力直接翻倍。
资本寒冬,投资人要的是PPA(Performance Per Dollar),不是PPT里的彩虹屁。用PCIe方案,训练时间一样完赛,还能多跑两个模型,老板当场给你加薪30%,何乐而不为?
第九节 软件生态才是终极护城河
HBM加闪存,协议层要重写PHY、MAC、调度器,CUDA、ROCm全家桶都得改,老黄凭啥为你一家初创动刀子?PCIe生态就一句话:插上就能认。
PyTorch、TensorFlow、DeepSpeed、ColossalAI,全栈零改动,NVMe-oF还能远程挂载,100张卡分布式训练像本地盘一样丝滑。
群联再奉上开源插件“aiDAPTIV+-Hook”,三行命令把冷数据自动下沉,热数据常驻DRAM,GitHub星标两周破万,社区一起帮你修bug,HBF能做到吗?做不到!
第十节 环保减碳,PCIe闪存方案一年省电30万度
别小看功耗,HBM堆叠需要TSV、需要硅中介层,多一层工艺就多20%能耗。闪存塞HBM后,散热系统功率密度飙升,机房空调拉到24℃都压不住,PUE直奔1.8。aiDAPTIV+把高热闪存盒子拉到机柜前置风道,热风直接排出,机房PUE降到1.3,8000台服务器一年省下30万度电,等于种1万棵树。
ESG报告写出来,股价都能多两个涨停,绿色AI,真金白银。
第十一节 未来路线图,PCIe Gen6 256GB/s继续碾压
2025年PCIe Gen6量产,x16双向256GB/s,NVMe 3.0协议把延迟再砍一半,群联主控已流片回片,跑圈测试稳定。HBM4虽然能到6TB/s,但成本曲线陡峭如珠峰,而AI训练的真实需求是“带宽够用、容量管饱、钱包不瘪”。
256GB/s足够喂饱下一代Blackwell,再过五年也绰绰有余。
我们工程师文化信奉“够用且可靠”,而不是“参数天下第一、账单当场去世”。
第十二节 给创业者三句掏心窝子的话
第一,别被资本包装的黑科技带节奏,算好TVO(Total Value of Ownership),写寿命、温度、热插拔、生态,一个都不能少。
第二,早用aiDAPTIV+早占坑,PCIe盘即插即用,今天训练CV,明天切换LLM,业务模型随便 pivot,硬件投资不沉没。
第三,把省下的钱砸到数据和人才,算法才是护城河,硬件只是铲子,别拿金铲子去挖土,结果把自己埋了。
第十三节 柯爷深夜私聊记录大公开
“柯爷,如果HBF真废了,那帮投资人怎么办?”
“凉拌!下轮讲故事换关键词,CXL、UCIe、硅光互连排着队呢,风投的PPT永远有下一页,但你的GPU要是炸了,可没人给你报销。”
听完这段,我默默把刚起草的HBF BP扔进碎纸机,转身下单两千块aiDAPTIV+样盘,真香。
——— 结束语 ———
HBF把闪存推向HBM,就像把柴油塞进火箭,火光一闪,钱包灰飞烟灭。
PCIe+aiDAPTIV+稳扎稳打,寿命、成本、热插拔、生态四维满格,才是AI训练长跑的真命天子。
别再被“带宽怪兽”忽悠,选对赛道,早下班、少掉坑、多拿股票,下一轮融资你也能上台敲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