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饮料改变肠道菌群,增加糖尿病风险

banq

短链脂肪酸(SCFA)对肠道有好处,能减少炎症,还可能让人活得更长。最新研究发现,喝含糖饮料会让肠道里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细菌变少。

丁酸盐、乙酸盐和丙酸盐这些短链脂肪酸(SCFAs)对肠道特别好,能减轻炎症,甚至可能帮你活得更久。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很健康,因为这些食物能“喂养”肠道里的细菌,让它们产生更多的短链脂肪酸SCFAs。

这项研究还发现,支链氨基酸的衍生物——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在肉类中的含量比植物中多,而这些物质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不过要注意,这只是说它们之间有联系,并不代表这些氨基酸直接导致了糖尿病。

来自《Cell》的2025年1月31日最新论文:

研究亮点:

  1. 喝含糖饮料会影响肠道里9种细菌的数量。
  2. 这些细菌和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物有关系。
  3. 这些细菌还和甘油磷脂(一种脂肪)有关。
  4. 这些肠道细菌产生的代谢物和糖尿病的风险有关联。

研究重点:
目前还没有针对美国成年人的大规模研究,探讨过肠道菌群和相关代谢物与含糖饮料(SSB)摄入量的关系。但在美国西班牙裔/拉丁裔成年人群中,研究发现:喝更多含糖饮料的人,肠道里有9种细菌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

  1. 一些能产生短链脂肪酸(对肠道健康很重要)的细菌变少了。之前动物实验发现,果糖和葡萄糖会改变这些细菌。
  2. 另外两种能利用果糖葡萄糖的细菌(Clostridium bolteae 和 Anaerostipes caccae)变多了。

研究还发现,56种血液中的代谢物与含糖饮料的摄入量以及这些相关的肠道细菌有关。这些代谢物可以分成几组,包括:

  • 一组与甘油磷脂(一种脂肪)有关;
  • 两组与支链氨基酸(BCAA)和芳香族氨基酸(AAA)的衍生物有关(这些是肠道细菌代谢产生的物质)。

进一步分析发现:

  • 血液中甘油磷脂和支链氨基酸衍生物水平较高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 而芳香族氨基酸衍生物水平较低的人,糖尿病风险也更高。

这些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可能在含糖饮料和糖尿病之间的关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简单来说,喝太多含糖饮料可能会通过改变肠道细菌,影响代谢物水平,从而增加糖尿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