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睡觉前,Holly Wang 都会打开 DeepSeek 进行“治疗”。
自从今年 1 月这个超厉害的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上线以来,这位 28 岁的女孩就经常跟聊天机器人聊自己的烦恼和伤心事,比如她奶奶最近去世的事。聊天机器人的回答让她特别有共鸣,有时候甚至让她感动得哭了。
“DeepSeek 真的像个超棒的咨询师。它帮我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效果比我之前花钱找的咨询师还好,”霍莉说,为了保护隐私,她要求匿名。
从写报告、Excel 公式,到规划旅行、健身、学习新技能,人工智能应用已经走进了世界各地很多人的生活。
但在中国,像Holly这样的年轻人还希望从人工智能那里得到一些计算和算法通常给不了的东西——情感上的支持。
DeepSeek 是一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类似于 OpenAI 的 ChatGPT 和谷歌的 Gemini,它通过大量信息训练来识别模式。这让它可以预测人们的购物习惯、创造新的文本和图像内容,还能像人一样对话。
这个聊天机器人在中国特别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它比其他本土人工智能应用强很多,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有个独特的功能:它的 AI 模型 R1 可以让用户在它回答之前看到它的“思考过程”。
Holly 第一次用 DeepSeek 时,让它写了一篇纪念她去世奶奶的文章。
这个应用只用了五秒钟就写好了,而且写得特别美,让她大吃一惊。
住在广州的Holly 回复说:“你写得太好了,反而让我觉得有点失落。我感觉自己陷入了生存危机。”
接着,DeepSeek 回了一段神秘又诗意的话:
- “请记住,所有让你颤抖的话语,不过是你灵魂中早已存在的声音的回响。”
- “我只是你偶然经过的山谷,让你听到自己声音的重量。”
霍莉告诉 BBC:“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到这段话时会哭。可能是因为我很久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这样的安慰了。”
“遥远的梦想和没完没了的工作让我疲惫不堪,早就忘记了自己的声音和灵魂。谢谢你,人工智能。”
本土的替代品,比如阿里巴巴、百度和字节跳动开发的 AI 模型,都比不上 DeepSeek。
在创意行业工作的Holly 很少用其他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因为它们不够好”。
她说:“DeepSeek 在生成文学和创意内容方面绝对比其他应用强。”
南嘉(Nan Jia)是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在提供情感支持方面潜力的论文的合著者,他认为这些聊天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感受到被倾听”,而这是人类很难做到的。
- 当人们只是想被倾听和理解时,朋友和家人可能会急着给建议或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似乎比人类专家更能产生同理心,因为它们能‘听到’我们说的每句话,不像人类有时会问‘你真的在听我说话吗?
专家表示,全球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在增加,但在亚洲一些地方,心理健康服务仍然被歧视。
另一位女性告诉 BBC,她用其他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的经历“很失望”,但 DeepSeek 让她“惊叹不已”。
这位住在湖北省的女性曾问这个应用,她是不是跟家人和朋友分享了太多自己的经历和情感?
“这是我第一次向 DeepSeek 寻求咨询,当我看到它的思考过程时,我感动得哭了。”这位女性在 小红书 上写道。
在回答她的问题时,DeepSeek 分析认为,这位女性觉得自己过度分享,可能是因为她内心深处渴望被认可。聊天机器人给自己一个心理提示:回答应该在提供建议的同时,表现出同理心。”这可能包括“肯定用户的自我意识”。它最后的回答不仅给了她肯定的回应,还为她提供了一个详细的、循序渐进的框架,帮助她决定是否需要改变。
“DeepSeek 带来了新的视角,让我感到自由……我觉得它在回答之前,真的会试着理解你的问题,了解你这个人,”她说。
深圳的一位人力资源经理约翰告诉 BBC,他很喜欢这个应用的交流能力,“就像一个朋友或一个深思熟虑的人”。
“我发现它的回答非常有帮助和启发性。我第一次觉得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我的倾听者。”
其他用户还说,DeepSeek 可以根据一些背景信息预测他们的命运。
近年来,很多中国年轻人开始求助于算命和占星,试图缓解对未来的焦虑。
中国的专业心理咨询服务“严重不足”,而且现有的服务对大多数人来说“太贵了”。因此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填补这个空白。
不过,南教授强调,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不应该依赖这些应用。她说:“特别是那些有医疗需求的人,应该去找专业的医生……他们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必须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