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变老当成病不但毁掉自己尊严还会助长医疗霸权!


本文批判将衰老定义为疾病的观点,指出此举会加剧年龄歧视、引发负面心理暗示并扩大医疗权力滥用,且无实质益处,主张以实用主义视角重新审视衰老的社会定义。

“变老”到底算不算一种病?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离谱?

但就在科学界和哲学圈里,这事儿已经吵翻天了!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学者,可不是一般人。他叫艾哈迈德·阿尔朱哈尼,是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哲学系的博士,专门研究医学哲学,尤其是关于“我们怎么定义疾病”这种烧脑问题。

他最近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标题就四个字:《我们不应将衰老定义为疾病》。这篇文一出来,直接在学术圈掀起了轩然大波!

先说结论啊,阿尔朱哈尼老师明确反对把“衰老”当成病来看待!不是因为他觉得衰老不严重,恰恰相反,他知道衰老是现代社会很多致命疾病的头号风险因素,比如癌症、阿尔茨海默症、动脉硬化,都跟年龄增长脱不了干系。可正因为如此,他才更担心——如果我们把衰老本身划进“疾病”的范畴,那会带来一系列你看不到的社会伤害,而且这些伤害远远超过所谓的“好处”。

很多科学家,像奥布里·德格雷、冈纳尔·德温特这些人,早就主张把衰老看作一种病。他们认为,衰老就是身体机能不断退化的过程,是分子损伤的积累,是功能丧失,所以当然得治!哲学家里也有不少人支持这个观点,比如阿瑟·卡普兰就觉得,衰老没有进化上的功能,纯粹是“演化冷漠”的产物,它让我们残疾、让我们死亡,这不就是最典型的疾病吗?

但阿尔朱哈尼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观点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自然主义”。

啥意思呢?
就是他们认为“是不是病”是一个纯科学事实,只要符合“生物学异常”就算病!可问题是,人类对“疾病”的判断从来不只是看数据,还掺杂着强烈的价值观和主观判断。
举个例子, altruism(利他行为/利他主义),从进化角度看可能是“功能失调”的,因为它牺牲自己帮助别人,不利于生存繁衍!但我们谁会觉得好人冲进火场救人是一种“病”?显然不会!所以,只用“功能是否正常”来定义疾病,太狭隘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衰老”呢?

阿尔朱哈尼老师提出了一个超级实用的思路——“实用主义”:别纠结“衰老到底是不是病”这个哲学死胡同,而是问一句:“把衰老说成病,对我们社会整体来说,是好还是坏?”这才是关键!结果他发现,一旦把衰老贴上“疾病”的标签,三大灾难级后果马上浮现!

第一,职场年龄歧视会雪上加霜!
现在已经有太多老板觉得年纪大的员工“学不动”、“没干劲”、“难管理”,哪怕大量研究证明这是偏见。

如果你再告诉他们“老年人得了一种叫‘衰老’的进行性疾病”,那他们心里的偏见不就坐实了吗?就像招聘时看到简历上有癌症史就被筛掉一样,未来HR可能一看年龄大,直接判定“病情严重”,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失业带来的压力、抑郁、自杀风险都会飙升,这不等于在害人吗?

第二,心理暗示的“循环效应”太可怕了!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自我实现预言”,简单说就是你越相信自己会变差,你就真的会变差。如果全社会都告诉你“衰老=生病=衰退”,那老年人自己也会信,然后放弃锻炼、不吃药、不体检,心想“反正都病了,努力也没用”。

研究早就证明,那些对老年持有积极态度的人,不仅活得更久,连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都更低!你非要把衰老说成病,这不是在逼人往坑里跳吗?

第三,医生权力会被无限放大!
想想当年“更年期”被医学化之后发生了什么?女人们突然被告知自己“激素不足”,必须接受治疗,否则就是不健康。
结果呢?很多医生根本不听患者的副作用抱怨,强行推销激素疗法,甚至用“你不检查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来道德绑架。

如果“衰老”也被定为疾病,那医生会不会开始管你吃什么、练不练瑜伽、甚至能不能退休?这种医疗霸权,细思极恐!

有人可能会说:“可是这样能推动科研啊!把衰老当病,政府才会拨款,药厂才会研发抗衰老药!”阿尔朱哈尼老师冷笑回应:醒醒吧!国家不投钱是因为怀疑科学家能力,不是因为他们不懂重要性。而且真要走FDA审批流程,新药十几年出不来,多少人等不起?再说,现在民间对“长寿药”metformin(二甲双胍)的追捧已经够疯狂了,根本没人等审批,反而催生更多灰色市场。

所以结论是什么?不是说我们不该研究抗衰老科技,而是不该用“疾病”这个充满污名的词去包装它。生物医学影响力太大了,一句话能改变千万人的命运。我们完全可以换种说法,比如“健康寿命延长科学”,既尊重科学进展,又不制造恐慌和歧视。这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智慧。



极客辣评:

那为什么哈佛大学遗传教授、号称抗衰教父成天嚷嚷 “衰老是病,得治!”,除了他屁股坐在了医药公司那边,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私有化给医药公司,最著名的是白藜芦醇害的合作方巨额亏损,最后被网红讥讽为卖蛇油的推销教授,他自己的研究项目这次被特朗普砍掉不少,他吹嘘的NMN成了最大的灰色市场。

为何给人们有长寿希望的这些抗衰老分子药总是道德名声不好?这里面有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
首先,抗衰老补剂需要人类测试,但是人类测试至少几十年,假如是你参加了安慰剂对照组,几十年后,与你一起参加实验的人年轻了,你还是那样,你愿意吗?

其次,人类实验是否年轻的指标都没有,因此遗传学教授们推广表观遗传年龄,其实这是一厢情愿,没有摸透衰老本质怎么测试?体验一个人测试扫描一下,说你衰老了,得治病,这不是医疗霸权是啥?

那么没有让大多数人认为安全的有效测试,是不是就无法抗衰了?这还取决于个人是否智勇双全,假设一下,如果真有不老神药,会进医保吗?医保里只要这一颗药就可以了;如果真有不老神药,你排队排的上吗?如果真有不老神药,先被有钱人占用,工厂生产成了瓶颈,股票贵得超过英伟达。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能买到市场上买得到的抗衰老补剂就很好了,真正有效的就是安全上不让你放心,但是让你安全了的就不一定有效。

所以,是否衰老,不能由别人来定义,抗衰老,也不能由别人定义。

别人正在试图让衰老变成疾病,这样就可以帮你治好衰老,这种美好只是人类幻想。自己的生老病死怎么可以被他人操控呢?

只有出自自己意愿的抗衰老,才是真正道德的、有自由选择的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