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CC科学声明确认慢性炎症是心血管疾病核心机制,推荐常规筛查hsCRP,并将抗炎策略纳入一二级预防。
202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重磅发布:炎症,才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推手”!
在2025年9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正式批准并发布了《炎症与心血管疾病:2025年ACC科学声明》(点击标题),这份由乔治·门萨博士领衔、汇聚全球顶尖心血管专家的权威报告,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心脏病预防和治疗的理解。
先说说这份报告的主笔人——乔治·门萨博士。他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转化研究与实施科学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与精准预防研究,是国际公认的慢病防控权威。其他核心成员包括哈佛医学院保罗·里德克教授——他正是著名的JUPITER研究和CANTOS研究的领导者,这些研究首次用硬核临床试验证明:降炎症,真的能救命!还有来自华盛顿大学的苏曼斯·普拉布胡教授、马萨诸塞大学的弗朗辛·韦尔蒂博士等,个个都是心内科与免疫代谢交叉领域的顶尖学者。
这份科学声明的核心观点非常明确:慢性、低度、沉默的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斑块破裂乃至心梗、中风的幕后黑手。即使你把胆固醇压得再低,只要体内炎症指标高,心血管风险依然居高不下——这叫“残余炎症风险”。
那怎么知道你有没有这种风险?报告强烈推荐一个简单又便宜的血液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注意,不是普通C反应蛋白,而是“超敏”版!报告明确指出:无论你是健康人(一级预防),还是已经得过心梗、放过支架的患者(二级预防),都应该常规筛查hsCRP,和查胆固醇一样重要!因为医生不会治疗他们不测量的东西。
具体怎么解读呢?
- hsCRP小于1 mg/L,心血管风险较低;
- hsCRP1到3 mg/L,属于中等风险;
- hsCRP一旦超过3 mg/L,就提示你体内有明显的慢性炎症,心血管风险显著升高。
- hsCRP如果超过10 mg/L,那可能是急性感染,需要2-3周后复查,取较低值判断。
更震撼的是,在他汀类药物(比如立普妥、可定)把胆固醇降得很低的人群中,hsCRP依然能精准预测谁会再次心梗或中风。数据显示,那些LDL胆固醇很低但hsCRP很高的人,死亡风险远高于LDL高但hsCRP低的人。这说明,炎症的危害,甚至可能超过胆固醇本身!
那么,怎么对付这个“隐形杀手”?报告给出了清晰的临床路径。
在一级预防(没病防病)方面:如果你是健康人,但hsCRP持续高于2 mg/L,哪怕你的胆固醇完全正常,也应该考虑启动或加强他汀治疗。这就是著名的JUPITER研究的结论——给hsCRP高但胆固醇正常的人吃瑞舒伐他汀,心梗、中风风险直接砍掉近一半!
同时,必须立刻开始生活方式干预:采用地中海饮食或DASH饮食,多吃蔬果、全谷物、坚果、橄榄油;每周吃2-3次富含EPA和DHA的深海鱼(比如三文鱼、鲭鱼);坚决戒烟;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这些不是空话,它们都能实实在在地降低你的hsCRP。
在二级预防(有病防复发)方面,好消息是,现在有了FDA批准的抗炎药!低剂量秋水仙碱(每天0.5毫克)被证实能将慢性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5%。它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此适应症的抗炎药,但必须强调:它是在他汀基础上的“加法”,不能替代降脂药;而且不能在急性心梗发作时才开始用,对肝肾功能不全的人也要慎用。
当然,并非所有抗炎药都成功。像甲氨蝶呤这种在风湿病里常用的药,在心血管试验中就完全失败了,因为它根本没降下炎症指标。而靶向白介素-1(IL-1)的卡那单抗(Canakinumab)虽然在CANTOS研究中成功降低了事件风险,但因价格昂贵且有感染风险,目前并未用于心血管常规治疗。不过,新一代靶向白介素-6(IL-6)的药物,如齐利维基单抗(Ziltivekimab),正在慢性肾病、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等人群中进行大规模试验,结果值得期待。
说到心衰,报告也专门指出,心衰患者普遍存在系统性炎症,hsCRP和IL-6是重要的预后指标。对于所有类型的慢性心衰(NYHA II-IV级),可以考虑使用EPA+DHA(即鱼油);对于60岁以上的缺血性心衰患者,他汀也可能带来获益。
还有一个亮点是复发性心包炎的治疗。过去只能靠激素,但副作用大。现在,对于那些对秋水仙碱和激素都无效的顽固患者,只要hsCRP大于10 mg/L且排除结核,就可以考虑使用IL-1抑制剂(如阿那白滞素、利纳西普),效果堪称“神药”,复发率从90%骤降到个位数!
当然,报告也坦诚指出了未来的挑战和研究方向。比如,如何精准定义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炎症内型”?哪些患者最适合抗炎治疗?抗炎治疗的最佳时机和疗程是多久?肠道菌群、特殊促消解脂质介质(SPMs,这是由鱼油中的Omega-3衍生出的、能主动“熄灭”炎症的分子)等新兴领域,又将带来哪些突破?
总而言之,这份2025年的科学声明宣告:心血管疾病防治已正式迈入“炎症时代”。我们不能再只盯着胆固醇,必须把炎症纳入常规评估和管理。通过简单的hsCRP筛查,结合生活方式改变和精准的抗炎药物,我们有望将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