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高层空降韩国“跪求”内存!长江存储突变“救世主”

全球内存市场陷入罕见“超级周期”狂潮,价格飙升,供需失衡让手机、PC等产业链陷入恐慌。面对这波成本海啸,芯片巨头联发科高层紧急飞赴韩国,亲自向三星和SK海力士争取产能,试图稳住价格。与此同时,市场传出重磅消息:中国的长江存储(YMTC)可能扩大DRAM产能,被视为潜在“救世主”。这不仅可能缓解2026年的供需紧张,更可能让这轮原本预计持续多年的内存“超级周期”提前结束。


联发科“飞韩求援”:高层亲自出马,这波紧张度爆表了!

你们听说了吗?这几天科技圈最劲爆的消息,莫过于咱们的智能手机芯片巨头联发科(MediaTek)了!这家公司可是给无数手机供“芯”的幕后大佬啊,他们的芯片卖给谁?主要是咱们中国大陆那些体量巨大的手机品牌们,什么小米、OPPO、vivo,都是他们的大客户。

但是现在,联发科自己也扛不住了!为啥?因为内存啊!尤其是手机里用的LPDDR5、LPDDR6这些高端内存,简直就是“一芯难求”。价格天天涨,交货期无限拉长,这要是拿不到足够的内存,他们生产出来的芯片,配套的手机就没法出货,那不就是给自己挖坑吗?

所以,联发科的高层,据说都顾不上什么体面不体面了,直接“包机”飞往了韩国,亲自去拜访那两位全球内存界的超级大佬——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SK海力士(SK Hynix)。

这可不是普通的商务会谈啊,这是带着“诚意”和“巨额订单”去“求”产能分配的!供应链里那句话说得好,“见面三分情,当面总比电话好说话”。联发科就是想利用他们和他们背后中国客户那“天文数字般”的采购量,跟这两家韩国巨头签下长期供货协议,哪怕价格高一点,也得把涨价的幅度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

你们想想,一个营收几千亿的公司,高层亲自出马去“求”货,这内存供需的紧张程度,已经到了何种“令人发指”的地步?以前都是供货商求着客户下单,现在是客户拿着钱求着供货商发货,这市场,真是彻底“反转”了,这波操作,直接把内存荒的紧张氛围拉满了,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是闹着玩的,这是真真正正的生存危机。



长江存储(YMTC)的“救世主”传说:中国力量能扭转乾坤?

就在大家对联发科的“飞韩求援”议论纷纷的时候,市场上又传出了一个更炸裂的重磅消息!那就是我们中国的长江存储(YMTC),这家在NAND闪存领域已经崭露头角的“国之重器”,似乎要来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了!

大家注意了,以前长江存储主要是做NAND闪存,就是手机和电脑里的存储颗粒,但现在传言说,他们要大举进军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存条”)领域了,而且动作非常迅速,据说已经通知了华硕(ASUS)等一票大客户,要“立马”恢复并扩大DDR4和LPDDR4这些主流内存的产能,同时还要“踩油门”加速DDR5和LPDDR5的量产!

我的天呐,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要知道,现在的内存市场,基本就是被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Micron)这“三巨头”给垄断了。

如果长江存储能带着巨大的产能杀进来,那可不只是“多了一个供货商”这么简单,这是打破垄断格局,是注入了全新的竞争力量啊!

行业大佬们都激动地表示,如果长江存储真的能把DRAM产能放出来,那么2026年的内存供需缺口,绝对会“大幅收窄”!这对于下游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不仅供货会顺畅很多,而且价格上涨的势头也会被狠狠地摁住!这不仅是中国科技力量的一次崛起,更是全球供应链体系多样化的一次重大突破,长江存储的加入,给这个被韩国巨头主导的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下游厂商的“两重天”:华硕的“安全垫”与整个行业的“利润血崩”

但是呢,这场内存风暴里,每个玩家的境遇可都太不一样了,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就拿咱们熟知的PC大厂华硕(ASUS)来说吧,市场上最近不少声音都觉得他们是这波内存危机里“受伤最深”的那个。为啥?因为他们产品线太广了,手机、PC、显卡,哪个不要内存?哪个不要NAND?但实际上呢,华硕这家公司,那是相当“有远见”!据说他们从今年上半年就开始“疯狂囤货”了,直接用现金从中国的那些分销商和代理商手里,大批量地“扫货”。

所以,华硕自己说的“两个月零部件库存+两个月成品库存”,加起来“四个月”的库存那都是“谦虚”的说法!真实情况是,他们手里屯的货,据说能撑上六到七个月!这简直就是给自己铺了一个厚厚的“安全垫”,短期内运营绝对没问题。他们高层也说了,早就看到这个涨价趋势了,所以提前行动。但即便是这样,华硕也承认,内存价格的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是“整个行业”都要面对的共同难题。因为这波上涨太凶猛了,不是提前囤了货就能完全免疫的。

反观那些库存没那么充足的厂商,比如宏碁(Acer)、广达(Quanta)、纬创(Wistron)、仁宝(Compal)、技嘉(Gigabyte)等等,这日子可就“难熬”了。内存价格的暴涨,加上台积电(TSMC)的晶圆代工价格也在涨,这双重成本叠加,直接把他们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给“挤压”得不成样子,简直就是“利润血崩”!

大家都在抱怨,现在是“有钱也买不到货”,即便是接受了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天价”,利润也保不住了。

所以,整个行业都在期盼着,长江存储的产能,能不能赶紧放出来,让这波“超级周期”赶紧降降温,否则,接下来的半年到一年,下游厂商的财报,恐怕会非常“不好看”!



总结:超级周期要提前“退烧”?市场格局的变数!

所以,咱们现在来总结一下这波内存风暴的走向:

第一,供需极度失衡是真。这波上涨被业内称为“超级周期”,一点都不夸张,客户是“见啥买啥,完全不考虑价格”,因为拿不到货就得停产。这波浪潮把硬件OEM和ODM厂商的利润侵蚀得非常厉害,影响面还在不断扩大。

第二,联发科的行动,是供应链“内卷”到极致的体现。高层亲自飞韩国,说明他们是真的急了,不只是为了成本,更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芯片能够顺利出货。这种“抱团”去谈判的方式,反映出内存供应已经紧绷到了临界点。

第三,长江存储的变数,是中国力量对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一次有力冲击。如果他们真的如传言所说,迅速扩大DRAM的产能,那就像给这个“沸腾”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宏碁的董事长陈俊圣就说得非常直白:“如果中国企业能把产能打开,市场的供需结构,几个月内就能翻转!”这个观点非常具有洞察力,直接点出了打破垄断的关键。

综合来看,虽然市场上很多人原本预期这波内存“超级周期”会持续好几年,但随着长江存储等中国厂商可能释出产能,以及下游智能手机和PC的出货动能被市场看衰(甚至有预测说2026年市场规模会萎缩),这波疯涨的势头很可能会被提前“截胡”,逐渐降温。虽然不太可能一下子从紧缺变成供过于求,但至少这种“失控”的飙涨现象会慢慢平息下来。

好啦,今天关于内存芯片市场的这场大戏,咱们就聊到这儿!大家觉得长江存储真能成为“救世主”吗?